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价格双轨制。物资分配一部分是计划调拨,执行计划价格;一部分是市场调配,执行市场价格。在物资比较紧张的80年代,两者价格往往差别很大。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A.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B.经济体制改革尚待完善
C.物资生产供应相当充足D.政府管理职能趋于强化
2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承包运动”,个人首创精神带来了农业生产的大幅度增长。关于这场“承包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体现了传统平均主义色彩B.改变了我国土地所有制的形式
C.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D.成为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举措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价格双轨制。物资分配一部分是计划调拨,执行计划价格;一部分是市场调配,执行市场价格。在物资比较紧张的80年代,两者价格往往差别很大。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A.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B.经济体制改革尚待完善
C.改革开放政策出现反复D.政府管理职能趋于弱化
4 . 下表是1978—198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单位:元),其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97819801982
纯收入 133.6191.3270.1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沿海港口城市开放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住房是民生福祉的基础。改革开放前,城镇居民解决住房“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随着知青大量回城,政府长期实行低租金,抑制购房的意愿,企业没有资金维护现有住房,加剧了城镇住房的紧张程度。同时,住房的低流动性将职工和企业紧紧“捆”在一起,“困住”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住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1980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开始允许实行住房商品化政策,从福利分房到货币购房,刺激了地产商的投资热情,激发了居民的购房热情,促进了全国城镇住房供应量的快速增长,让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巨大改善,对城市化和经济增长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陈杰《中国城镇住房制度70年变迁: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住房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住房改革的意义。
6 . 1984年,江苏省报陆续发表了《我省专业户、联合体蓬勃发展》《正确对待先富起来的农民》《认真修订完善联产承包合同》《为专业户撑腰壮胆》等宣传报道。这些报道可用来研究江苏省( )
A.农村改革激发经济活力B.国企改革推进政企分开
C.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D.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
7 .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是
A.发展非公有制经济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增强国有企业活力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2-04-13更新 | 355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福州五校高一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8 . 表中数据的变化得益于
1978-1984年安徽休宁县视源生产队所交税金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表
年份(年)总收入(元)税金(元)占比(%)
197820752153074
197921701.041354.086.2
198029952.251756.925.9
1981320001190.733.7
198231216.131901.156.1
198335477.851576.844.4
198443526.61467.323.4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C.个体私营经济趋向活跃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9 . 1970年,根据国家农业会议精神,江苏、浙江、广东等省率先行动起来,纷纷创办各种规模的农具、粮油加工、建材、编织、服装等社队工业。这一举措
A.改变了农业经营模式B.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进程
C.瓦解了人民公社体制D.增强了农村公共服务能力
10 . “价格双轨制”是将价格分为“计划内”与“计划外”两种,“计划内”由政府定价,“计划外”由企业自销、买卖双方协定。从1985年开始,“价格双轨制”在我国逐步实行,其范围也从工业品生产资料扩大到其他商品。这一制度
A.割断了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B.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资源配置
C.确定了国企改革的正确目标D.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