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1 . 北京是中国最具创新力的大城市之,创造了许多第一(见下图)对创新成就取得原因解释准确的是

A.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确定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贯彻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末期的英国,英王的收入依赖于贵族或富商的包税,国家的税收观念还没有形成。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议会整顿财政,逐渐废除包税制,改由中央专门机构集中征税,公共收入和王室私人收入逐渐区别开来。以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关税和消费税逐渐成为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17世纪末,英国政府发行120万英镑的公债大获成功,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这些举措支撑了政府的军事行动和国家信用。议会对税款用途的审查发展为对政府活动进行事前审议、事中监督、事后问责的预算制度。19世纪下半期,为应付国家管理职能不断扩大,缓解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英国政府进行了以所得税、遗产税等为核心内容的财税制度改革。政府有了富裕的资金投入到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事业中。

——据刘晓路《现代财政制度的强国性与集中性——基于荷兰和英国的财政史分析》等

材料二   为解决“管得过多、统得过死”问题,中央决定从1980年开始实行“划分收支级包干”的新财政管理体制,积极为各项改革铺路搭桥。1980-1993年的财政管理体制,实际上是“财政承包制”。1994年中央决定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为实现中央财力的较快增长,按市场经济要求理顺财政分配体制打下了基础。2006年废除了延续上千年的农业税,体现了现代税收中的“公平”原则。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的86.8%来自于国有部门,财政支出的85.6%用于国有部门,财政支出主要围绕城市生产建设领域而进行。到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来源于国有部门的比重只有22.2%,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高达33.52%。

——据高培勇《中国财税改革40年:基本轨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英国财税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这些改革对英国成为现代国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财税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财税制度改革的共通历史经验。
5 .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为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合作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
2019-01-30更新 | 403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0年福建厦门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6 .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用权D.土地的规模
2019-01-30更新 | 617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邵武市七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7 . 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2019-01-30更新 | 5493次组卷 | 10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9-01-30更新 | 1488次组卷 | 65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福州八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9 . 《中国现代化历程》一书认为,中国1840-2000年这160年的现代化历程经历了三种道路的转化:
一、1840-1949年10月前是中国“早期现代化”阶段,以资本主义现代化为主体;二、1949-1978年是“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带有苏联的“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色彩;
三、1979年至今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在政治经济方面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试从政治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请用史实简要说明中国是如何走第一种现代化道路?结局如何?
(2)中国走上第二条现代化道路的首要前提是什么?用史实说明第二条道路是如何确立的?     
(3)中国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转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20世纪90年代取得了什么具体成就?
(4)从中国现代化历程的转变和成就,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2019-01-30更新 | 7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福建省晋江市永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11·上海·高考真题
10 . 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9-01-30更新 | 287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6-2017学年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