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80年10月,深圳与香港合资企业竹园宾馆、友谊餐厅实行劳动合同制。1987年4月,深圳市政府发布《关于深圳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的试行办法》,规定深圳大学的毕业生不统一分配工作。这些举措意在
A.逐步建立市场化劳务机制B.加快深港澳地区人员交流
C.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D.缓解管理人才不足的问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确立了无偿分配西部土地的原则。《宅地法》规定:年满21岁的公民,只需交纳10美元的申请费,可免费获得未垦种土地160英亩,连续耕种5年后就可拥有对该块土地的最终拥有权。1868-1900年依该法向农民分配的土地达8000多万英亩,对西部农业开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它并没有按照美国人民的要求把国有土地全部划为宅地分给劳动人民,只有一小部分土地分配给了移民,而且位置偏远、土质贫瘠、限制在已堪定的地段内,其实是经过拍卖、先占、赠予等分配方式后的残留地段。大部分土地则通过各种渠道转到了土地投机商及大公司手中,它远远没有满足人民的土地要求。

——兰建英《美国近代西部开发时期的土地政策探析》

材料二   1992年以后的新一轮经济加速发展中,曾一度出现农村大量资金、人力、物力流向工业领域的现象,致使1992年至1994年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粮食出现连年减产,粮价上涨,对此,中共中央立即采取措施。从1995年起开始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同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二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四是改革农村税费制度,以减轻农民负担。至2000年,中国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摘编自郑有贵《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9)》


(1)依据材料-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美土地政策在目的和性质上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1995年以来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并指出其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影响制定土地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2022-04-05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中国经济改革30年(政府转型卷)》指出,新时期中国政府转型的历程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经济建设型政府阶段、经济调节型政府阶段、公共服务型政府阶段。这表明新时期的中国政府转型
A.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B.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
C.以增强企业的活力为中心任务D.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1-02-02更新 | 253次组卷 | 6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理论和政策只有不断的调整和变化,才能适应变化了的经济形势并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以调整或探索为线索,下表的十二条资料选择两条或两条以上资料能够提炼出多个主题。请依据自己的理解在下表中提炼主题,将符合这两个主题的资料序号分别挑选出来,每个主题必须涵盖两条或以上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给这两个主题补充一条符合该主题的新资料加以简要阐释。

序号资料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罗斯福新政
3新经济政策
4福利国家
5大萧条
6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7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8混合经济
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斯大林模式
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2大跃进


示例:
主题: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调整相关序号:1、6 补充的新资料:《布雷顿森林协定》
简要阐释:言之成理即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8年,在全民经商潮的背景下,中国计划经济下的流通体系彻底崩溃,物价失控。其后三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在4%—6%的低点徘徊。理论界有人提出应该取消个体户”,“将物价权力收到省一级政府中,政界出现了经济特区发展过快,权力下放过多的质疑声音。这些言论
A.有利于纠正经济发展中的过热和混乱现象B.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新的阻力和挑战
C.说明政府应该减小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D.指出了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6 . 1977年,中国经济出现快速恢复。据此1978年2月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前一年指定的十年发展规划,要求到1985年达到钢产量6000万吨的目标,即增长到252%,而钢产量实际到1985年增长到1977年产量的197%。材料表明
A.改革开放增强了经济建设的信心B.传统经济建设观念仍影响中央决策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全国人大重新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1969年6月第一版北京市中学试用课本《工农业基础知识》第二册部分目录:
最高指示: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夺取工业战线的新胜利
第一章 物质和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
原子 原子量
元素 元素符号
分子式 分子量
单质 化合物
化学变化的实质
钢铁 铝
我国钢铁工业的大跃进
炼铁
炼钢
化学方程式
铁的合金和合金钢

金属的锈蚀和防护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该教材的时代特点。
2016-11-2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卷
8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严禁在承包土地上盖房、葬坟、起土。社员承包的土地,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让,不准荒废,否则,集体有权收回;社员无力经营或转营他业时应退还集体。
—1981年底《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材料二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服务,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200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据材料一、二,比较前后两种土地政策的异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土地流转政策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