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春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春联内容的演化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欣赏以下春联,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下面是建国以来农家盛行的两幅春联,读后完成下列表格。
春 联
所处时期
判断理由(不得摘抄原文)
食堂巧煮千家饭
公社饱暖万人心


万里山河归人民
五亿群众庆新生



(2)请你依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在春联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要求:①四字以内。②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特征和风貌。③必须保证春联对仗工整。
上联:继往开来_______________赞春天故事
下联:翻天覆地_______________畅发展情怀
(3)以上春联内容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016-11-18更新 | 7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 . 阅读材料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农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变得十分强烈。
-----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请回答
(1)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那些运动?
(2)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
2016-11-18更新 | 9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09---2010学年西安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8年10月25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 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认为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二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三、《春天的故事》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颂邓小平和改革开放的歌曲,歌中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材料四: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讲话中提到:“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材料一中“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农村实行怎样的经济体制? 这产生了什么影响?
(3)“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 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材料三中,邓小平的南方讲话促使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2016-08-1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黄陵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4 . 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材料二:17世纪,饮茶在欧洲逐步盛行并传至北美,饮茶成为一种高尚的消遣。正如查理二世的专职牧师奥文顿所说,“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在英国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一句对忙碌一天、疲惫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
中国茶叶在欧洲最初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茶价相当昂贵。1733年,荷兰在广州购买价值336881荷盾的茶叶,到荷兰后却卖得988510 荷盾,获利651629荷盾。鸦片战争前的140年中,欧美贸易公司用来购买以茶叶为主的中国商品所花费的白银达169437564两。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茶叶和茶文化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物出洋赴宴,始自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经评判,中国赛品“以丝、茶、瓷器、绸货、雕花瓷器、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
——《清末商品赛会活动评述》
(3)材料三为我们研究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经济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
材料四:   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90l一1911
300
5600
31
510
1912一1919
600
13000
75
1625

(4)读材料四,分析1912年——1919年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在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出路是什么?
材料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5)据材料五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材料六: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6)材料六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材料七: 一位老市民看到熟悉的粮票,十分激动,动情的讲述过去的岁月:“当年买东西不像现在,什么都是用票,买米用粮票,买煤用煤票……就连买件棉袄,还要用到棉花票。”1993年5月,粮票停止发行和使用。副食品票证、布票、纺织品专用券、自行车券、缝纫机券等票证早已悄然淡出。
(7)材料七反映出当时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14-06-16更新 | 6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陕西汉中市南郑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