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1978年9月,安徽省肥西县山南区委在黄花大队进行包产到户的试点,9月16日开大队全体干部会,17日开全体社员大会,并连夜“分田到户”,9月18日全部劳动力下地干活。这反映了
A.生产关系变革在基层不断推进B.农村生产关系改革的尝试顺应民心
C.经济体制改革的组织实施得力D.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迅速地推广
2 . 下图为成立于1980年10月的深圳香港第一家合资酒店一深圳竹园宾馆。这反映了
A.公有制的地位受到冲击B.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
C.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D.城市体制改革全面推行
2022-01-03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在18个省市的部分国有企业中进行了征收所得税即利改税的试点工作,其核心内容是将所得税引入国有企业利润分配领域,把国有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改为缴纳税金。这一改革
A.确立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模式B.旨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
C.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大规模推行D.有利于国有企业走上自主经营的道路
2021-12-1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冬季联赛历史试题
4 . 1984年5月,国务院允许企业自销和完成国家计划后的超产部分,在不高于计划价格20%的幅度内,由企业自行定价或由供求双方协议定价;1985年1月.取消计划外价格不得高于计划内价格20%的限制,允许企业按市场价出售和购买计划外产品。这些规定
A.是价格双轨制建立的标志B.使政府放弃了市场定价权
C.有利于扩大企业的自主权D.将会导致物价的快速下降
2021-12-12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4年10月4日,国务院强调要根据“'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的精神,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自此以后
A.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B.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步扩大
C.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D.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6 . 1978年9月,安徽滁县地委召开四级干部会议,来安县烟陈公社书记介绍了魏郢生产队在1978年春把生产队分成两个组,每组10户,实行“三包一奖”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大旱之年其他生产队普遍减产的情况下,其粮食产量由上年4万多公斤增长到6万多公斤,油料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人均收入增长30%。当时,魏郢生产队的做法
①改变了生产队吃“大锅饭”的生产组织形式
②由集体土地所有制改为个体所有制
③落实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经济建设方针
④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7 . 1980年,国家统配、部管的物资品种达837种,其中国家统配256种,1987年分别为581种和26种,一些重要原材料由国家统配部分,如钢材由74.3%降到47.1%,煤炭由57.9%降到47.2%,木材由80.9%降到27.6%,水泥由35%降到15.6%。据此可知,当时
A.建立市场经济是改革必然B.生产资料流通渠道多元化
C.工业结构呈持续优化之势D.人们消费需求量快速扩张
8 . 下表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由此可以推知
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
城镇(职工货币收入)8.0%
消费水平农村8.9%
城镇4.5%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B.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缩小
C.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体制D.对外开放政策已经初显成效
2021-09-0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作为“发财致富”符号的“万元户”,在1980年还是特例,只有短短三四年,到了1984年就迅速到达峰值,仅仅《人民日报》年使用量就达113词次,平均每三天就会有1词次,是前年的4倍。这反映出
A.党报成为政策宣传的主阵地B.体制变革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C.经济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D.国企全面改革改善了职工生活
10 . 过去钢材生产的计划性是最高的,1979年调整之后,钢材分不出去,迫于形势,许多企业领导亲自带队四处推销。1979年全国自销钢材81.8万吨,1980年上半年达到84.9万吨。江苏省1979年冶金产品市场调节部分已占30%至35%,成都无缝钢管厂1980年自销合同部分已占到42%.由此可知,当时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B.国企改革在重工业领域率先进行
C.企业扩权改革助推市场化启动D.产品销售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