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长期探索。

时间探索
1956陈云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新问题》的报告中指出: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
1979邓小平在会见加拿大外宾时第一次提出“市场经济”的概念,“市场经济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把这当作一种方法并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也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当时“市场经济”主要是指“市场调节”)
1982全国人大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5条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1984《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经济体制探索的特点。
(2)你认为材料中哪次探索具有突破性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021-04-29更新 | 193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据1993年3月26日的江苏《连云港报》报道:“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通知精神,我市决定从1993年4月1日起,全面放开粮食、油料购销价格,不再使用粮食、食油票券。”该报道反映了
A.粮油价格不再受政府指导B.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
C.计划经济体制已完全破产D.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
3 . 下表为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构成(%)变化表,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年份国有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类型工业
197877.622.4
198076.023.50.5
198564.932.11.81.2
199054.635.65.44.4
199347.034.28.010.8
199726.540.515.917.0

A.经济改革力度不断加大B.经济结构变动趋于合理
C.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4 .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粮食市场出现了放开市场、放开价格、放开经营的做法,于是有的公司和私商跑到农村抢购粮食,粮价迅速上涨。为此,国家一方面强调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适时调整粮食价格,同时抛售专储粮,粮价因此得到控制。这说明
A.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改变B.我国改革开放面临重大挑战
C.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主导D.政府运用多种手段调节物价
2021-04-20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北师大鄂尔多斯附属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皇岛玻璃工业大事记

1921年,周学熙与比利时商人瓦尔德那森达成中比合办玻璃公司协议,共同创立“耀华机器制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本部设在天津,在秦皇岛建厂。

1924年,耀华1号窑点火,生产出亚洲地区第一块机器制造的玻璃。

1936年,比利时秘密将耀华股份全部卖给日本旭硝子株式会社。

1945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接管耀华厂,10月日方将所有股票交出。

1948年,10月耀华2号窑被迫停产。11月秦榆市(秦皇岛)解放,军管会派军代表进驻耀华厂。

1949年,耀华2号窑恢复生产。耀华召开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

1952年,应耀华向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的求援,在大连玻璃厂工作的苏联专家沙峰诺夫受命来到耀华帮助解决了玻璃板气泡问题,恢复了正常生产。

1955年,耀华厂更名为公私合营秦皇岛耀华玻璃厂”。

1980年,耀华厂引进日本旭硝子对辊法”专利技术和设备。

1985年,秦皇岛市钢化玻璃厂引进水平辊道式弯、平钢化玻璃生产线等,实现了工艺程序电脑控制。

1994年,秦皇岛耀华玻璃总厂更名为“中国耀华玻璃集团公司”。

1996年,秦皇岛耀华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成立。4500万股耀华玻璃”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摘编自《秦皇岛:中国的玻璃城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前耀华厂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耀华厂是如何抓住历史发展机遇促进发展的。
2021-04-16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据统计:1978年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为8.68亿美元,1982年为62.91亿美元,2006年增长到2470.25亿美元。造成这一态势的因素是中国
①尖端科技长期落后于国际水平               ②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③加入世贸等国际经济组织                      ④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彰显活力
A.①④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③④⑤
2021-04-14更新 | 225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91年,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上市公司只有14家,1992年为53家,1993年为183家,1994年则达291家。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B.南方谈话推动企业改革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D.股份制公司被民众认同
8 . 2001年前后,国内著名媒体《羊城晚报》先后刊载了《机遇轻叩广东人饭碗》《跨国公司在想什么》《“英语经济”应运而生》等多篇报道文章,引发深刻社会反响。这些报道的主题是基于关注
A.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创业大潮B.中国经济全面步入世界轨道
C.国企改革带来社会深刻变化D.亚洲金融危机产生持久影响
9 . 1993年,浙江人鲁冠球的企业成为第一家异地上市的乡镇企业。同一年,该企业将总厂制改为集团制,经营权力下放,使得企业上下“人人头上一方天,个个争当一把手”。该企业的成功得益于
A.变革企业所有制性质B.践行政企分开的原则
C.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D.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化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图甲、图乙、图丙是中国现代三个时间段(19541958年、19591963年、2001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依次判断三图相对应的时间段,说明依据。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