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5 道试题
1 . 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关键时期。1992年初,邓小平乘车南下,发表谈话。以下关于该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B.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是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2 . 改革开放以来,对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法多次调整(见下表),由此可知
会议正式提法
中共十二大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思想解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B.体制改革推动了经济高速发展
C.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开始打破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完善
3 . “文革”结束后,先后打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下列与打破“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相关的是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召开D.中共八大的召开
4 .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
2020-12-1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5 . 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年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B.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C.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D.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2020-12-10更新 | 160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4-2015学年重庆杨家坪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6 . 下表是国家统计局调查的我国某一历史时期, “国家计划”成分在经济中的比重。表格中“1”“2”代表的年份可能是
年份国家计划安排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率实行指令性工业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率由国家管理价格的商品占商品总产值的比率
181.3%95.7%97.2%
27.6%6.1%8.3%
A.1927年,1949年B.1949年,1965年
C.1966年,1976年D.1978年,1998年
7 . 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城乡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变化情况。图中数据出现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领域开始拨乱反正B.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C.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D.“南方谈话”解放国人思想
8 . 从下面表格中选出3个关键词,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评析。(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自由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斯大林模式

凯恩斯主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新自由主义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南方谈话


9 . 1982年宪法通过后,全国人大对宪法进行了五次修正,其中涉及市场经济的修改内容如下表。从中可以看出
修宪年份修改内容(部分)
1988年私营经济首次进入宪法,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1993年“实行计划经济”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9年称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对非公经济由“引导、监督和管理”改为“鼓励、支持和引导

A.国家重点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B.改革开放有利于非公经济地位上升
C.频繁修宪不利于市场经济理论完善
D.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10 . 据下表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党的会议观点或论断
十二大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
十二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十三大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十四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C.政府宏观调控不断强化D.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