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5 道试题
1 . 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超越”主要表现为
A.利用市场手段恢复国民经济B.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C.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
2021-03-19更新 | 176次组卷 | 40卷引用: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978年9月,邓小平视察东北、华北四省一市期间发表了“北方谈话”,明确强调要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沿江、沿海多省市期间发表了“南方谈话”,提出了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手段和评判标准等一系列理论。这两次谈话都
A.完善了对外开放政策B.推动了思想解放
C.发展了市场经济理论D.批判了右倾错误
3 . 截至“十五”计划末期,私营企业法人单位498万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已达68.3%,私营经济占整个GDP比重超过60%.在许多地方,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税收支撑着地方财政收入,个体、私营企业吸纳的就业人员占新增就业人员的2/3以上。由此可知
A.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瞩目B.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主体
C.公有制经济发展受阻碍D.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
2021-03-17更新 | 11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最早的现代博览会始于1851年英国成国工业博览会,历次博览会,无不烙下时代印记。

世界博览会产品简介(部分)

时间和主办国代良性展品展品化息的解读
1851
英国伦敦
主办国英国展出的大功率蒸汽机、高速汽轮船、机床等产品轰动世界,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伦敦博览欠展示了英国率先完成工业化,以蒸汽动力机械为代表的先进工业革命成果;中国则以传统工艺、美术手工业品为主,反映了传统手工业技术精淇,但现代化滞后,工业发展程度低
1904
美国圣路易斯
主办国美国展示了汽车、飞机等新交通工具,电动机、电报、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气设备,塑料、化肥、炸药等化工产品。清政府以丝绸、茶叶,雕花瓷器、景泰器等为代表性展品。(2)
2010
中国上海
主办国中国展示了载人航天技术、可食用环保包装材料、多媒体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美国则以将日光转化为电力、屋顶花园、再生竹制成的地板等为代表展品。(3)

——据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


参照(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的解读。
5 . 2019年10月11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授权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通知》,进一步加大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有关国有资产管理授权制度,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有关国有资产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该通知的主旨是为了(     
A.推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验B.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激发科技机构的创新活力
6 . 1993年至1997年,我国制定的近百部法律及法律规定中有2/3是有关经济方面的,涵盖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振兴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促进对外开放等诸多方面。这说明我国
A.传统经济体制彻底打破B.立法方向的结构性失调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D.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发展
7 . 20世纪20年代,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创;20世纪30年代,美国“新政”的实施;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借鉴
B.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无优劣之分
D.实事求是这一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8 . 首都钢铁公司做为国有企业改革试点之一,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辉煌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2年,首钢的试行承包制得到国务院批准。其内容大致为,在每年上缴利税递增7%的前提下留成利润。当时国家经济平均增幅是4%,苏联是2%,要做到7%难度很大。但是因为“有好处”,大家的热情空前高涨。节约生产运动再次大规模展开,100项合理化建议被提出并实施。当年,上缴利税后余额4000万元,“工人都乐开了花”。

——郝旭《周冠五:大型国企改革的探路者》

材料二   首钢改革的历史,从来都是由内而外的自我革命。首钢人解放思想,打破计划经济的束缚,率先实行承包制,成为我国工业企业改革的一面旗帜……1993年,首钢GDP在北京市占比23%;工业总产值在北京市占比15%。1994年,实现利润占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实现利税占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1995年以后的几年中,首钢以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进行了集团化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使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

——王文婧《改革大潮中的首钢深度》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1982年首钢改革中有何制度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2)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中20世纪90年代首钢企业改革的新举措及其有利的国内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简评以首钢为代表的国有企业改革。
2021-02-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新高考)
9 .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在“南方谈话”的指导下,中共十四大召开。下列属于中共十四大内容的是
A.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实行改革开放
B.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
C.提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理论
D.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 . 据统计,1991年北京从事房地产业的企业只有3700家,到1992年底则暴增到17000家。张玉良、许家印等一大批体制内的群体“下海创业”,因而有了共同的标签-“92派”。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B.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影响D.传统生活观念的改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