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中共某会议上通过的《决定》将此前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被称为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是九十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这次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2019-01-28更新 | 18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3月25日 《每日一题》 必修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 . 90年代初,国务院放开了国家管理的737种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中的648种,同期也放开了国家管理的农产品收购60种价格中的50种。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南方讲话与“十四大”召开
B.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建立
D.重启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
2019-01-24更新 | 99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9年3月31日 《每日一题》 必修2 每周一测
3 . 1986年,当山东省某国有纺织厂破产时,数百名纺织女工在厂门口哭成一片。而1995年同城的另一国有纺织厂宣布破产时,大会现场则响起一片掌声。这一变化一定程度反映了
A.对外开放推动了个体经济的发展
B.市场经济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4 . 社会转型一般是指社会变迁,它包括社会结构的变动和体制的转变,是历史上一些国家发展面临的问题。能否顺应社会转型的潮流,抓住机遇,事关国运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

——刘燕、万欣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转型中向“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所做出的努力。
(2)概述我国对外开放体系的形成及特点
2019-01-16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3月30日 《每日一题》 必修2 周末培优
5 . 20世纪50~90年代,中国城镇居民须与国营粮店建立供给和消费关系,由粮店按规定标准定期供应粮油。城镇间人口迁移和农业人口进城都要办理“粮油关系”。2001年国家正式取消这一做法,其目的是
A.消除城乡区域差别B.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D.开启农产品商品化
2018-11-28更新 | 3874次组卷 | 67卷引用:2019年3月25日 《每日一题》 必修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6 .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月革命后,苏俄(苏联)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经历了艰苦的探索。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到20世纪中期,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陷入了绝境,形成“路径障碍”。而最终摆脱这一困境的办法,并不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预先根据某一种现成的蓝图施工,而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进行政策调整……

——肖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材料二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和“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分别指的是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共在经济体制上摆脱“路径障碍”有哪些重大举措?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大危机的背景下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发生的怎样的变化?

(3)纵观不同时期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7 . 1996年《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市场经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等新词汇,2012年又收录了“非公有制经济”、“乡镇企业”等新词汇。这反映了我国
A.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B.私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开始
D.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018-07-02更新 | 193次组卷 | 5卷引用: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教材知识讲学(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专题08冷战与20世纪下半期世界的新变化(核心素养)
8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认识上经历了“利用论”→“补充论”→“重要组成论”三个阶段。这一认识的变化过程直接体现了
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熟
C.经济宏观调控能力显著增强
D.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
9 . 邓小平认为:计划经济不利于调动人民劳动的积极性,同时统购统销的方法不是按照需求,而往往是按照平均主义的方式进行分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非常重要的上游资源产品的价格总是被压低。材料反映了邓小平
A.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排除国家指导
B.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经济管理体制
C.承认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好模式
D.主张恢复市场功能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009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下表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77.622.4
199725.538.117.918.5

表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市场经济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2017-07-2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09高考真题汇编1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