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1976年是我国集市贸易政策的探索时期,这个时期基本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制贸易”政策或在“统制贸易”政策下对自由贸易的探索,渠道单一,较为封闭。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统制贸易政策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985年初中共中央正式提出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1992年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此后市场范围逐步扩大,大多数商品的价格放开,计划直接管理的范围缩小,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大大增强,从此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主义集市贸易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摘编自张先友《论新中国党的集市贸易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二   新时期我国乡村集市的繁荣,意味着农村消费市场在发展。当前大多数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商品化程度都在不断提高,而且由于市场能给广大农民带来便利和价廉物品,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放弃自给而选择市场,长期下来自然就依赖于市场了。所以,乡村集市的繁荣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乡村社会生活方式的市场化和城镇化。尽管目前的乡村集市处于低端市场层次,甚至还存在由监管的松散和缺失而引发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状况是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即由农村经济发展和结构所决定的。乡村市场的现代转型问题,关系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型与发展。

——摘编自陆益龙《制度、市场与中国农村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集市贸易政策的变化并简析变化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我国新时期的乡村集市。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71年阿克莱特在克莱普顿在河边建造一座厂房,在厂房里安置许多纺纱机,让一台水轮机同时带动所有织机,工人们必须按固定的工作时间上下班,后来蒸汽动力取代水力,工厂也就从乡村搬进了城市,并很快向各行各业扩展。许多不能使用机器的行业都相继实行工厂化,比如家具、成衣、靴鞋车辆等,其中最典型的行业是陶瓷业,“工厂化”把英国制陶业改造成欧洲最优秀的陶瓷工业,直至今日“韦奇伍德”牌仍是陶瓷器的名牌产品。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世界博览会,英国商家几乎全都陈列工业品,外国商家则几乎全都陈列农产品或手工产品。1872年,有一份官方调查报告说采访者询问了2540789人,其中2010637人说自己在“工厂”工作。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   1980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加强轻工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共同发展。1988年修改宪法,确认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1992年,中国所有制结构、国有企业以及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等改革全面展开,国民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中国出口部门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和外资、港澳台资企业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大中型国有企业进行了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试点,组建了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也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党的十八大要求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摘编自刘戒骄、孙琴《中国工业化百年回顾与展望:中国共产党的工业化战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厂化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与英国相比,中国改革开放后工业化的主要特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重视工业发展的历史启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是在中国北魏墓葬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491—518年)的金币。这件瓷器发现于今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的一座陵墓中,原产于15世纪左右的中国。

材料二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州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每年举办两次,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标志,被称为“中国第一展”。

1988年至2004年部分成交额统计数据(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成交额全年成交额
春交会秋交会
1988464849449592
19926899757314472
19968795987818673
2000136521495028602
2004245102720051710

(1)指出材料一中史料的类型,并分别分析其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后广交会成交额不断上涨的原因。
2022-03-1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作出贡献,经各国代表谈判达成如下协议……

——《关贸总协定序》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仅限于调整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国家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以增强企业的活力。可以说,这种改革还是企业外部的,而不是企业内里的。而进入90年代后,根据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则是深入到了企业内部,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进行转轨建制的改革。这就要求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股份制的根本改革,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厉以宁(中国股份制改革的历史逻辑》


(1)根据材料一,归纳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7年达成(关贸总协定)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达当代中国蓬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过程和内容。
2022-01-1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湖湘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01914年是美国汽车产业的兴起阶段。从1870年到1910年间,美国人均收入增长到了600美元,比英国还多出100美元。1895年,美国出现了第一家制造汽油引擎的汽车工厂。1913年,企业家福特利用泰罗制管理,将流水线上的分工专业化到最细微的地步,首先用于装配T型车,使其产量大增,走入千家万户。汽车便捷的运输方式的兴起,加快了企业在城市周围扩建工厂的步伐,大量物力、人力齐聚郊区。农村被公路两旁的乡村城镇所取代。同时,“当越来越多的人以汽车旅行代替传统家庭的客厅聊天方式时,家庭便进入了危机”。

——摘编自【美】本.巴鲁克,塞利格曼《美国企业史》

材料二   19491965年是新中国汽车产业的兴起阶段。1953年,在苏联的技术援助之下,新中国第一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一汽”诞生。1956年,解放牌汽车成功下线,为我国在国防与国家建设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1958年,一汽又研制出红旗高级轿车,其改进型成为国家主要领导人乘坐用车。同年,南京汽车制造厂研制成跃进汽车,成为当时轻型载货汽车的主力车型,整个初创阶段,国家共投资11亿元。1966年至2001年,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成长期。2001年以来,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丰田、福特、奔驰等企业纷纷与.国内企业成立合资公司,不少民营企业进入汽车市场。自2009年以来,中国汽车销量已连续十年排名全球第一。

——摘编自帅石金《汽车文化》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美国汽车产业兴起的历史条件,并简析汽车产业的兴起对美国社会变迁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与美国相比,概括新中国汽车产业兴起阶段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01年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经济原因。
6 .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是改革开放后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家外资企业,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6年,可口可乐公司总裁马丁造访中国驻美国联络处的商务处,表示想在中国开辟市场,佟志广(中国驻美联络处商务秘书)坦诚地向对方表示,可口可乐进入中国“为时尚早”。

19781213日,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在北京饭店签订协议,美国采用补偿贸易方式向中国主要城市和游览区提供可口可乐制罐及装罐、装瓶设备,在中国开设专厂灌装并销售。

1981年,可口可乐北京工厂建成之后,很快有了不同意见。一位老同志说:“中国的汽水就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吗?不能满足外国人的需要吗?非要喝可口可乐?简直是卖国主义。”1986年,可口可乐公司想把浓缩汁厂也建到中国来,由于配方保密,美方要求这个厂由可口可乐独资,但在当时中国尚不允许外资独资,最后采取合作办厂的方式解决。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可口可乐公司精心策划了一次名为“向民间艺术致敬”的展览,中国艺术家在可口可乐弧形瓶上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京剧脸谱。

2017年,可口可乐在中国累计投资超过130亿美元,建厂45家,系统员工总数超过45000人,其中99%为本地员工。中国市场的贡献在其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极大,而且还在日益增长。

——摘编自《特别的见证:可口可乐与中国改革开放》等


提取可口可乐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相关信息,说明它所见证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并指出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启示。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人民日报》在19502002年间关于“英模报道”的数量走势分布。


——摘自周晓瑾《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


(1)请选取上图中英模报道量较大的两个时间段,说明导致高峰段出现的相关社会背景。

材料二   下表是《人民日报》不同时段“英模报道”中英模人物行业数据分析图:


——摘自周晓瑾《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三个不同时段中英模人物分布最多的行业,并据所学知识对此类报道在不同时段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分别加以具体说明。
(3)综合以上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影响“英模报道”数量和宣传的重点行业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1-07-1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资本主义传统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在20世纪发生了深刻的变革。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和70年代末、80年代初“撒切尔主义”“里根经济学”,是两次不同类型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标志着本世纪自由主义在基本政策层面上的两次重大转型。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两次转型使自由主义脱离了19世纪传统的自由放任形态,极大地影响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在20世纪维护和保持了自己的发展势头和活カ。

——摘编自周穗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与自由主义的两次转型》

材料二 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引进市场机制阶段

第二阶段: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阶段

第三阶段: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第四阶段: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第五阶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阶段(2012.10至今)

——摘编自白永秀《新中国70年经济改革发展的历史回顾、成就、问题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自由主义两次转型的内容,并分析两次转型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第三阶段初期,中国是如何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
(3)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外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2021-07-0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