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经济发展演变历程

时间阶段发展状态
1949~1952恢复生产阶段1952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户数增长了21.4%,职工人数增长了25.1%;总产值增长了54.2%
1953~1977社会主义改造及探索阶段1957年,在国民收入中,资本主义经济仅占0.1%,1965~1976年,城镇集体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9.9%上升到15%
1978~1991改革发展阶段1991年底,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为10.8万户,从业人员为183.9万人,注册资金为123.2亿元
1992~2002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底,私营企业为243.5万户,从业人员为3247.5万人,注册资金为24756.2亿元
2002~2012科学发展阶段20129月,我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有1059.8万户,注册资金为29.8万亿元,从业人员和投资者超过1.1亿人

——摘编自陈东等《新中国70年民营经济发展:演变历程、启示及展望》


根据材料围绕“现代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自拟论题,并运用中国现代史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年刘少奇提出:“过富裕和有文化的生活。这是全国最大多数人民最大的要求和希望,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力求实现的最基本的任务。”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周恩来指出“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是我们经常性质和根本性质的任务”“当目前国家需要集中主要力量建设重工业、奠定社会主义基础的时候,我们全国人民都必须把注意的重点放在长远利益上面。我们不能够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利益”。1978年,面对我国2.5亿贫困人口,世界银行统计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的现状,邓小平首次提出中国到二十世纪末实现“小康之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的奋斗目标。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明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即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1992年到1996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7.2%.从“七五”计划开始,党和政府一直将扶贫脱贫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202011月,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杨凤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05-1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六盘水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形成一个动力系统,以强大的合力推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历史演进的动力系统,由总动力机制和分动力机制构成。总动力机制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运动——小农改造机制。根源于此,又产生了两大分动力机制,即生产力——技术进步机制和生产关系——制度创新机制)

——摘编自蒋永穆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演进动力探析》


请选择一组动力机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
2021-05-29更新 | 400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5月自主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