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1 道试题
1 . 无工不富,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不懈努力,我国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表


材料二   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比较表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我国工业产值比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1998-2002年三种类型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趋势出现的内外因素。
2020-06-13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1年,中央财委着手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开始实行,边实行边编制,1957年底各项指标超额完成。此后,除了1963年至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之外,我国还先后编制执行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九个五年计划。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家将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2006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一五”(2006—2010)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五年规划的性质和作用: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要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据王家云、杨成敏《新中国制定实施“五年计划”的审视》等


以“一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为例,对“国家将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作出合理的解释。
2020-06-10更新 | 23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20届高三6月诊断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3 . 改革开放初期的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但1992年他们说,北京送来了更通畅的绿灯。“更通畅的绿灯”指中央决定
A.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B.在广东和福建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2020-06-07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必刷(浙江专用)-狂刷2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4 . 新中国出现千万人以上规模的人口迁徙,主要有:1958年至1962年的大跃进运动和困难时期的精简下放;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农民工流动。这体现了
A.城市化进程的加速B.资源配置方式变化
C.工业结构日趋合理D.城乡工农统筹发展
5 .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改变了过去人们对“计划”与“市场”的传统认识。这说明当时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全面展开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确立
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社会共识D.经济体制改革面临重大突破
6 . 1988年,在全民经商潮背景下,中国计划经济下的流通体系彻底崩溃,物价失控。其后三年的经济增长率在4%—6%的低点徘徊,理论界有人提出“将物价等权力收到省一级的政府中”。理论界的这一言论
A.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B.表明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C.说明政府应不断强化计划职能D.指出了市场经济的作用
2020-05-24更新 | 350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6-2017学年新疆乌鲁木齐第三十中学高二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
7 . 据统计,2003年在169万家乡村集体企业中,就有95%实现了各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其中20万家转成了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139万家转成了个体私营企业;二者增加值已占全部乡镇企业的70%以上。乡村集体企业变革反映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亟需改革
C.农村经济需加快和城市的经济互动D.政府持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8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讲全了。”体现这一精辟论述的中共探索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
B.十二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C.十三大系统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D.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9 .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 .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上表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B.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