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1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民族企业家一直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远洋运输困难。当时在中国垄断纯碱市场的是英国卜内门公司,于是在中国的英商乘机将纯碱价钱抬高七八倍,甚至捂住不卖,使许多民族布业工厂陷于停顿。当时中国久大精盐公司的创始人范旭东决意雪耻制碱,聚拢了一群跟他意气相投的青年科学家研究制碱工艺,其中就包括后来因独创的“侯氏制碱法”而闻名世界的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博士侯德榜。1918年,永利制碱公司成立,1926年,永利生产出纯净洁白的合格碱,并于当年在美国费城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膺金质奖章,1928年,永利在英国卜内门公司发动的商战中取得胜利,其后永利碱厂事业蒸蒸日上。后来,范旭东被称为“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

——整编自吴晓波著《跌宕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范旭东制碱取得成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意义。

材料二   1997年,高尚全在参加中共十五大报告起草时,有人给中央写信“举报”华为科技公司,说它姓“资”不姓“社”。理由是:华为国家没有投资,是非公有制企业,又搞了职工持股,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高尚全敏锐地感觉到,这关系到改革中必须弄清的重大原则和方向。他主动提出去深圳实地调研。

调研的结果令他很兴奋。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以2.1万元起步,国家没有投入一分钱,企业却给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税收和财富,解决了十几万人的就业,职工也分享到了发展的成果。这样的企业,应该是改革的典型啊!怎么不姓“社”呢?高尚全认为,它恰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摘自李舫主编《见证:中国改革开放40年40人》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高尚全认为华为科技公司“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的理由。中共十五大又是如何给以华为科技公司为代表的非公有制企业吃下“定心丸”的?
2 . 我国进出口的商品中,1978年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占比为46.6%,2017年上升到94.8%,1985年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占比为17.1%,2017年上升为31.4%,这表明我国
A.工业生产能力大大提高B.对外开放深入开展
C.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D.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3 . 材料   1953年以来,我国一直实施粮食统购统销。1979年,中央提高了18种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开始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取消了统购,改为合同定购,统销仍旧保留,当年粮食播种面积比1984年减少了6058万亩,粮食减产2820万吨,粮食供应紧张。1988年至1989年,中央放开粮价,一些大城市出现抢购风潮,迫使中央实行粮食购销的“双轨制”,即合同定购定价、统销与农民余粮的自由市场流通并行。1993年,在“双轨制”实行了三四年后,全国90%的县放开粮价,有的只放开销价,未放开购价,有的购、销价同时放开。至此,2个全国粮食市场与12个区域性、数百个地方性以及数万个遍布城乡的粮食批发市场和零售点构成了全国具有初步规模的硬件体系,粮食经营单位走向市场

——摘编自王冰《浅议我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4 . 下表是我国在1993—2000年间,私营企业主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者和中共党员的数据统计表(%),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1993年1995年1997年2000年
大学以上学历16.617.620.238.4
中共党员13.117.119.8

A.政府重视和培养私营企业主的经营水平
B.改革开放后私营企业得到宽松的发展空间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2020-04-21更新 | 20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中期,美国人发明了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诞生。为了将日本变为“遏制共产主义的防波堤”,美国在50年代中后期积极向日本转移先进技术。五六十年代,日本颁布文件扶持半导体产业发展。与紧盯军方订单的美国半导体企业不同,日本企业致力于打造利用晶体管的大众化民生用品,如晶体管收音机等电子消费产品。70年代后期,日本最大的五家计算机公司与通产省的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组成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组合”。从此时起,日本集成电路产业迅猛发展,以半导体芯片为核心的电子产品深受美国消费者欢迎,沉重打击了美国的电子产业。1986年,日本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半导体生产国。随后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先后两次与美国签订半导体协议。通过协议,美国剥夺了日本半导体存储器生产经营的自由,同时规定美国半导体产品在日本的市场份额提升一倍。1993年,美国在世界半导体市场占有率方面重新夺魁,还强化了微处理器等高附加价值尖端产品的优势。而日本的半导体产业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半导体市玚被评价为“不再重要”。

——据冯昭奎(《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与日美贸易摩擦》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组成“巴黎统筹协会”对我国所需的新技术、新设备进行封锁禁运。1956年,我国将半导体作为急需发展的最新技术列入了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此后,北京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校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土生土长”的半导体人才。1958年,我国第一枚晶体管试制成功。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依靠自身的力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半导体工业体系。但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我国半导体企业规模小,技术相对落后,普遍缺乏市场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世界半导体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区,世界大型半导体公司均在中国布局。经过数十年努力,我国半导体产业取得了很大进展,逐渐引起美国的不满,中美半导体领域的贸易摩擦不断。

——据王龙兴《集成电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二)中国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半导体产业崛起的原因,并分析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打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进程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日本相比,中国应对中美半导体领域贸易摩擦的有利条件。
6 . 如表是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统计表(1949—2018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单位:亿元

年份总额出口进口顺逆差
1949412021—1
1954844044—4
195914978717
196497554213
1969107604713
1974292139152—13
1979454211243—32
19841201580620—40
1989415619562200—244
199420382104219960461
19992989616159137362423
20049553949103464352667
2009150648820296861813411
201426430014390012040023500
201830510016420014090023300

——整理自国家统计局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这一时期的中国对外贸易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2020-03-20更新 | 32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收心检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1979年开始,首钢开始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方法,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首钢相继进行了一系列建设和技术改造,生产规模迅速扩大。90年代年钢产量达824万吨,居全国第一。同时首钢发展成为以钢铁业为主、兼营多种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境外控股企业7家,在南美洲有首钢秘鲁铁矿等海外企业。进入21世纪,首钢开始向河北搬迁,河北曹妃甸成为首钢的生产基地,迁安成为首钢的原料基地,带动了河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首钢北京石景山厂区实施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2010年,首钢石景山厂区钢铁主业全面停产。首钢还与中关村软件园、日本安川电机等公司设计、开发生产集成电路、自动化系统和机器人等产品。

——摘编自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首钢老工业区全面调整转型》等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改革开放以来首钢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2020-03-12更新 | 28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新高考模拟试卷02(北京)
8 . 1985年以来,形成了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指导性价和市场价所占比重占到70%以上,在农民出售的农产品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比重达到52%,工业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中市场调节的比重占到37%左右。据此可知
A.对外开放不断步伐加快B.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遭到削弱
C.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D.城乡经济体制改革需进一步深化
2020-03-09更新 | 27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湘名校2020届高三3月线上自主联合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9 . 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为了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的矛盾。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更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这一论断的意义在于
A.纠正了长期的“左”倾错误B.实现了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C.首次提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D.奠定中共十四大的思想基础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国际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外来动物疫病传入的风险不断增加。欧美国家在动物及动物产品方面制定了包括各种规程、标准、手册、指令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严格实行立法、管理、执行分离。美国根据专家风险报告分析,对于进口可能对本国产生冲击的产品,在境外建立了三层疫情防御体系,规定只能在洛杉矶、迈阿密等口岸进行检疫交易,并制定了猪、牛、羊、马等主要动物档案和溯源体制,未注册的不允许进入流通领域,如英国种猪养殖由养猪协会统一注册,提供系谱认证。在澳大利亚,还实行分类管理,如一类疾病完全由政府资助,二类疾病80%由政府资助等。

——摘编自营顺仙《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中国进出境动物检疫肩负防控外来动物疫病传入的重任,或早起源于1903年在中东铁路管理局建立的铁路兽医检疫处,对来自沙俄的各种肉类食品进行检疫工作。1913年,英国为防止牛羊疫病的传入,禁止病畜皮毛的进口,向中国政府提出检疫要求。上海的英国商人为了使其经营的产品顺利地出口到英国,聘请了英国的兽医流得洛克在上海做出口肉类检验,并签发兽医卫生证书。1922年,英国又以中国无国家兽医检查机关为由,禁止中国的肉类出口。在国外压力和国内商人的强烈要求下,当时政府筹备设立“毛革肉类出口检查所”,并于1927年制定公布了《毛革肉类出口检查条例》,同时限制了染有炭痘病菌的肉类出口

——摘编自张海确《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外来有害生物一旦入侵成功,用于控制其危害、扩散蔓延的代价极大,费用高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外来动物疫情防控应对策略,对有效抵御疫情蔓延、预防外来有害动物入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林祥梅《外来动物疫病》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代欧美等发达国家外来动物疫病防控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外来动物疫病防控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外来动物疫病发展的总体趋势,并分析我国健全外来动物疫情防控措施的积极影响。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