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下表是“中国1957年和1978年的三农数据比对表”。据此可知,这20年间我国
A.农业现代化进程基本停滞B.城镇化推动了农村发展
C.农村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D.农业剩余人口问题严重
2020-04-30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4月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平均增长率。由此可以推知
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
消费水平农村8.9%
城镇4.5%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B.农村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C.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体制
D.农村人民生活水平已赶超城镇
3 . 阅读下表,说明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的原因是
年代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1397133.6
1988年3666.9544.9
1990年7662.1686.3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4 . 下表是1978—1990年中国农业发展变化表。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时间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1397133.6
1990年7662.1686.3

A.社会主义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 . 下表是《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关于实行包产到户生产队的统计数据。据此可知
A.原有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B.农业合作化在全国范围迅速推广
C.农村经济体制革新成为社会共识
D.农业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基本建立
2019-02-02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连续四年工业、农业总产值情况。(单位: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据此推断这一历史时期是
A.1949—1952年B.1953—1956年C.1957—1960年D.1979—1982年
7 . 下表是1980年部分报刊杂志及发表的文章。它们反映出
A.媒体宣传对改革具有双重作用B.改革必须坚持阶级斗争
C.媒体对改革缺乏责任意识D.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8 . 下表反映了1978—1982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劳动投入和劳动生产率的指数变化(注:均以1978年为100)。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工农业年总产值基本相当,反映了这一时期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
B.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大于工业,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D.劳动投入不断增长,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10 . 促成下表中我国粮食产量及农民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年份粮食总产值净增量年均粮食增长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增长率
1978-19841025.4亿公斤495亿公斤14.55%

A.人民公社体制继续发挥作用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