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1 . 1983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中这样评价,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这里的“伟大创造”
A.表明计划经济体制已经退出历史舞台B.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C.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改变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
2 . 学习历史需要将历史概念用层次化的方法组织起来,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层次结构一致的是
A.中国近代化——洋务运动——发昌机器厂
B.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全民族抗战——九一八事变
D.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2020-10-1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初升高衔接考试历史试题
3 . 农业机械需求量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指标。下图为1981—1986年,中国部分农业机械需求量的变化趋势。图表反映了1981—1986年中国部分农业机械俅有量变化示意图
A.市场经济发挥调节作用B.优先发展重工业成敁巨大
C.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革D.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活力
2021-01-21更新 | 258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1年辽宁历史高考变式题
5 .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一年后,粮食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量相当于1966—1970年五年产粮的总和,这种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随后,全国农村逐步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发展乡镇企业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人民公社
6 .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
A.决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所有制B.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D.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2020-07-11更新 | 5564次组卷 | 82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同学们在学习高中历史的过程中,经常把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这两个概念弄混淆,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根据以上标准,判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并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小农经济,并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本质上仍属于小农经济,其性质与以往的小农经济相同
D.当代小农经济土地为集体所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小农经济
2020-06-2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8 . 1984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1993年中央l号文件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反映出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上而下推行B.体制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C.乡镇企业的兴起推动农村产权改革D.市场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9 . 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带,“大量闲散人口开始从土地中‘溢出’,在票据经济的禁锢下,他们无法进城,于是‘洗脚上田’,开始在城市之外‘村村点火,乡乡冒烟’,从事各种非农产业。”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广大农民迫切希望参加“一五”计划建设
B.计划经济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展开
D.包产到户使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了出来
10 . 1978年后,随着农村改革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显现,日益造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改革态势。这一态势
A.加速了人民公社体制解体B.催生了国有企业的股份制
C.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合法化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