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热播剧《大江大河》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70年代末,从部队复员的雷东宝安排人在围墙上写上“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样的标语。这反映了当时农村正在
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推行人民公社体制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
2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D.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3 . 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2019-01-30更新 | 5489次组卷 | 102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第二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l93个,l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特区的设立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沿梅港口城市的开放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5 . 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B.“ 大跃进” 运动的掀起
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
2019-01-30更新 | 2680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葫芦岛一中等五校高二6月联考历史卷
6 . 下表为1978—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情况表。据此可知
A.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B.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缩小
C.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D.中国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7 .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分别指(  )
A.精耕细作、平均主义B.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2018-07-06更新 | 241次组卷 | 34卷引用: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8 . 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之为“两权分离”。2016年11月,政府又要求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格局。这一变化
A.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
B.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C.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
D.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
9 . 1981年3月4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的长篇通讯《春到上塘》中写道:“上塘镇,街面上熙熙攘攘,集市贸易非常活跃,出售的农副产品品种繁多。跑了五个生产队的二十多户人家,除了一户外,家家粮满囤、谷满仓,装满花生的麻袋堆成垛。”上塘经济发展是由于
A.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B.农村合作社深入开展
C.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D.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
2018-07-02更新 | 257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60年代山东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共采取的措施是
A.人民公社化B.“大跃进”运动
C.增强企业活力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