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感到痛苦的“散伙”实质上是
A.中国农民面对现实的创举B.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创建
C.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否定D.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
2 . 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D.改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3 . 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对这两项举措评述最准确的是
A.是性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B.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C.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D.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4 . 我国在经济建设实践中找到了一条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圈地运动”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那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道路是
A.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B.实施生态农业战略
C.稳定农村劳动力市场
D.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5 . 有经济学者认为:“三十年前改革开放,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政治改革的一部分。”对材料中“政治改革”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扩大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B.采取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
C.是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演变的表现
D.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
6 . 中共中央《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我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长期不变的,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也是长期不变的……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这一政策
A.推动了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B.保证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
C.有利于农业合作化和集体化
D.巩固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7 . 《人民日报》:48年时间,67本日记。从1959年开始,河北省一位普通农民坚持每天写日记,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记录了当年生活的点滴,见证了近半个世纪的农村历史。其中1983年8月23日是这样记的“今早开会,上午下午分自留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废除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历史
B.反映了建立农村乡镇管理体制的历史
C.该农民对“自留地”有使用权
D.该农民对“自留地”有所有权
8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比,二者共同之处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C.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D.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9 . 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先后排列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③“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
④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③④①②D.②①④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