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1982年1月1日,温州市首家股份合作企业苍南毛纺厂成立。苍南县钱库区李家车村在筹资创办李家车针织厂的基础上,扩大119股,每股出资600元,改名为苍南毛纺厂。其后其他地方也出现类似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开始发展B.国有企业改革正式启动
C.乡镇企业成为农村改革新动向D.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终结
2 . 农村人民公社既是一种经济组织,也是一种政权机构。1978年以后中国农村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事实上消解了人民公社的经济职能,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决定在农村设立乡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后,人民公社遂告解体。由此可知
A.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政治体制改革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得到发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
2021-05-25更新 | 811次组卷 | 9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79年,中共中央提出对贫困地区的粮食、棉花、油料、畜产品、水产品等农副产品提高收购价格,给予贫困地区1至5年的农业税减免,对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小企业、个体商贩等均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等优惠,由此可见
A.党和政府的扶贫方略趋于成熟B.扶贫工作与农村改革同步进行
C.非公经济率先在贫困地区试点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
2021-05-14更新 | 802次组卷 | 16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增长率的信息。该表反映出
区域收入消费水平
农村17.6%(家庭收入)8.9%
城市8.0%(职工货币工资)4.5%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B.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城市
C.废除农业税增加了农民收入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
2021-05-05更新 | 130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九)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侯永禄是一位农民,他坚持写了近60年的日记,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和村民们的生存经历,折射出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民族的命运。以下文字节选于他的日记:

(1952年春节)我花了一万四千元,割了二斤猪肉招待客人,还是多年来的第一次。农民收入一增加,粮食不但够吃,还有了剩余,心劲越大了。政府一有号召,群众便积极响应。

(1954年8月12日)农业社召开了建社的报名大会,我带头报名入社。刘永康同志便向我谈了让我担任农业社会计的意见,晚上我便参加了建社委员会的会议。从此,我便开始了建社方面的许多具体工作:先登记各入社户的土地亩数,再评定地的肥瘦等级……

(1982年7月19日)上午,巷东头的饲养室门口,人来人往,吵吵嚷嚷,生产队开始评价分牲口、农具等。经大家一致同意,采用抓阄的方法:这对每个人、每一户都是公平的,分得多少好坏、就看你的运气了。

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侯永禄的日记所蕴含的史料价值。
6 . 下图表明当时
1980年6月18日,四川省广汉县
向阳乡人民公社冒险将“广汉县
向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的牌
子,在一个清晨悄悄地换成了
“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

A.经济体制改革序幕拉开B.改革开放尚存在一定阻力
C.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认可D.人民公社体制不适应发展
2021-03-2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八)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变化情况表,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年份农民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其他收入
数额(元)比重(%)数额(元)比重(%)数额(元)比重(%)
198331022873.55818.7247.7
198854540373.911821.7247.7
199392167873.619521.2485.2
19982160146667.957426.61205.6
A.创办乡镇企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B.家庭联产承包的推广缩小了城乡差距
C.农村经济发展深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D.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农民收入多元化
2021-03-03更新 | 210次组卷 | 19卷引用:重庆市石柱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11月,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发布《关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关于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规定。


(1)作为实物史料,材料一印证了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事件分别使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80年代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


(3)材料三中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指的是什么?与材料二相比,其有何“变”与“不变”?
9 . 1978-1984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年增长,增长率由1978年的6.7%上升到1984年的13.6%,呈明显提高态势,最高年份1979年为19.2%。而这一阶段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为6.6%。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广B.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进一步提升
C.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的逐渐扩大D.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
10 . 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村个体工商户的若干规定》,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经营社会急需的行业,农村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方式可以灵活多样。这反映了我国政府旨在
A.缓解城镇居民的就业B.确立农村市场经济模式
C.打破公有制主体地位D.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