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由于生产活动不再是农民追求和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自主性活动,以及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农民的意志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农民的正当利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农业生产经营的成效受到极大影响。因此,新时期在农村
A.推行包产到户B.发展乡镇企业C.重建乡镇政府D.坚持土地公有
2021-12-03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中期以来,法国因粮食短缺引起的食物骚乱和农民反叛频发。为解决这一问题,19世纪30年代,法国政府设立农业促进会与示范农场总监等,支持农业竞赛,改良农业技术,传播农业知识。到19世纪中期,正常年份可以收获2.25亿公担谷物,比世纪初增长了50%。1861年,拿破仑三世废除浮动关税制,规定:用法国船只运输的进口谷物,关税减到每公担0.5法郎;用外国船只运输的,每公担则为1法郎。这使法国成为世界农业市场的一部分,外国的廉价农产品能快速运到国内需要的地方。当时,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面对国际市场的变化、战争和经济危机,法国粮食生产仍旧摆脱不了在过剩与短缺之间摇摆的命运。

——摘编自周立红《近代法国政府职能转变与谷物自由市场的建构》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初,农业在英国国民净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15.2%。英国的耕地总面积约为1840万英亩,1870年的小麦产量为3070万公担,本国生产的粮食基本能满足79%人口的需要。1895-1904年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仅占6.2%,许多农民离开土地。在英国政府看来,只要能保持其殖民体系,英国农产品供给就不存在问题。到1910年,英国小麦产量为1540万公担,1870年到1910年英国进口小麦增长了近3.5倍,英国进口的小麦占到国内消费量79.7%。到1914年,英国耕地面积变为1430万英亩,本国生产的粮食仅能满足35.6%人口的需要了。

——据《工业化及其启示》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30-60年代,法国解决粮食危机的主要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到20世纪初,英国出现了怎样的粮食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与英国发展道路的内在联系。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认识。(要求:有认识,有史实阐述)
3 . 粮食安全对我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表中,1984-1998年粮食产量在周期性波动中逐步提高,其合理的解释是
时间全国粮食产量情况
1978—1984年粮食产量持续大幅增长
1984—1998年粮食产量在周期性波动中逐步提高
1998—2003年粮食连年减产
2003年至今历史上少有的粮食连年增产

A.粮食生产受市场和技术的双重影响
B.生产关系调整严重制约生产积极性
C.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D.发展中国家走在现代化农业的前列
2021-11-0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艺术班)
4 . 以下两幅图片分别记录了1952年农民参加发地照典礼大会和1978年农民领取家庭承包生产责任制合同的重要历史事件,两则事件共同反映出的历史主题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土地经营方式的创新
C.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D.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
2021-11-0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各时期土地政策简表(部分)

时期相关政策内容概述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革命
抗日战争时期“双减双交”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保护富农,实行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农业合作化土地入股、统一经营,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人民公社化把农业合作社转化成为既有农业又有工业的基层单位—公社
改革开放到二十一世纪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为单位承包国家或集体土地,缴纳一定税额,自负盈亏
二十一世纪初以来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农村家庭保留土地承办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其中至少一个历史时期的士地政策展开,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明确指出历史时期,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6 . 作为“发财致富”符号的“万元户”,在1980年还是特例,只有短短三四年,到了1984年就迅速到达峰值,仅仅《人民日报》年使用量就达113词次,平均每三天就会有1词次,是前年的4倍。这反映出
A.党报成为政策宣传的主阵地B.体制变革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C.经济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D.国企全面改革改善了职工生活
7 . 20世纪70年代末,一些人认为责任制只是包干到户一种形式,包干到户就是“土地还家”、“平分集体财产、分田单干”这一看法(     
A.肯定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B.主张恢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C.否定了农村经济改革的必要性D.忽视了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的事实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是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生死状”,现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上面的文字为“我们分田到户,家家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的公粮,不在(注:应为‘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注:应为‘坐’)牢刹(注:应为‘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们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生死状”出现的历史背景。
(2)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农村经济体制调整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1-07-1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这一政策有助于
A.加快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B.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C.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D.活跃城乡商品市场
10 . 1982年8月,义乌县委、县政府毅然作出一个大胆决策: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浙江义乌从“鸡毛换红糖”的小商品生意起家,十几年间发展到“华夏第一市”。这说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B.对外开放首先影响东南地区
C.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D.改革开放释放社会经济活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