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1982年到1986年,我国工业年均增长率为13.6%,其中,国营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9%,农村集体工业年均增长率为30%,城市集体工业及其他工业年均增长率为18.6%.这说明当时我国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展开B.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消失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D.农村经济超越城市经济
2021-02-0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领导生产队率先实行生产责任制,接着在全村进行了推广,双水村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有了好转。头脑灵活的少安又进城拉砖,用赚的钱开办砖窑,成了公社的“冒尖户”。孙少安生活的好转得益于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C.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3 . 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的18户农民秘密搞起了包干到户。他们的做法揭开了
A.农业集体化序幕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序幕
C.对外开放序幕D.社会主义工业化序幕
4 . 推动下图中数据变化的农业政策因素是
A.大跃进与人民公社B.拨乱反正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5 . 农村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心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其实并不了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革命是什么内容,却认为社会革命就是他所谓平均地权。当时他所说的平均地权,意思是首先由国家核定土地的价格,以后在地价上涨时,国家仍按原定的较低价格把私人所有的土地收买下来,使国家成为全国土地的主人,由国家收取地租,因此,这也就是实行土地国有。……因此这个纲领实际上是要打碎封建主义的枷锁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的纲领。由资产阶级实行土地国有,并不是什么社会主义,而恰恰是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道路。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第一,它的发生必然是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因为这种奇怪现象必定伴着另外一件奇怪现象,那就是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第二,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是在19261927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例如湖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第三,小地方民众政权之能否长期地存在,则决定于全国革命形势是否向前发展这一个条件。全国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则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但没有疑义,而且必然地要作为取得全国政权的许多力量中间的一个力量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第五,红色政权的长期的存在并且发展,除了上述条件之外,还须有一个要紧的条件,就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105日)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思路和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及其主要举措。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发生的重大变化。
2021-01-3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11月,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发布《关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关于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规定。


(1)作为实物史料,材料一印证了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事件分别使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80年代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


(3)材料三中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指的是什么?与材料二相比,其有何“变”与“不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423日《南方日报》报道:“至1953年,历时两年多的广东土地改革运动已经基本上结束,全省九十一个县和六个省辖市共三千二百万人口的土地改革运动,在今年春耕前全部胜利完成。”

材料二 《山西政报》1955年第24期报道:“伟大的半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的任务在我省基本上胜利地实现了,全省参加农业社的农户达到总农户的百分之七十六以上。在我们面前的新任务,就是要把现有的五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全部巩固下来,并且积极地、稳步地引导它们过渡到完全社会主义的高级社。全省半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的基本实现,给发展和提高农业生产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材料三        197823日《人民日报》报道:“安徽省委和四川省委分别在197711月和19782月制定了《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和《关于目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主要问题的规定》。这两个文件的主要内容是: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鼓励实行生产责任制;坚持按劳分配,保证社员分配兑现;开展多种经营;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正当的家庭副业。这些政策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并很快见到效果。”


分别为材料一、二、三的新闻报道提炼出一个关键词,并分别说明其历史意义。
8 . 农村发展,是衡量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方面。农民记忆,是乡土中国迈向现代中国的真实“手稿”。下面材料出自一位农民的日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81年10月23日

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当晚,本组人员聚饮。

1985年5月10日

本村许多青年到城市里打工,有的去禹城市棉纺厂,有的去平原县造纸厂,有的还去了深圳等南方沿海城市,那里有许多外国企业。听说技术很先进。有的回乡里,学人家自己办企业了。我也想出去闯闯。

1992年12月3日

孩子表哥从国营企业回家,说现在工厂叫公司了,厂长叫董事长,还入股分红。

1999年4月17日

早上8点,到禹城农机大世界,我花5800元,买一台18马力大轮新湖牌拖拉机。11点就到家了,别人见了,投来羡慕的眼光。

2005年12月22日

县里开人代会,电视直播,王县长承诺免费放电影、办图书馆等八件事。件件暖心。

2006年1月1日

国家对咱农民格外照顾,就连农业税都不交了,老百姓敲锣打鼓放鞭炮。

——摘编自:人民日报《农民日记见证乡村变迁(我的亲历)》


(1)指出日记中反映的农民身上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基于以上分析,谈谈你的认识。
9 . 如图为1978~1985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收入变化情况示意图(部分)。该数据表明
A.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迅速提高B.中国农村返贫率不断下降
C.改革开放有利于贫困问题解决D.政府的扶贫力度逐步加强
10 . 1978年农民纯收入只有 133元,到1990年达到了630元,增加了3.72 倍,平均每年递增13.8%。到20世纪 80年代末,我国农民基本上已解决了温饱问题。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对外开放的巨大成就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蓬勃发展D.国有企业改革的推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