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带,“大量闲散人口开始从土地中‘溢出’,在票据经济的禁锢下,他们无法进城,于是‘洗脚上田’,开始在城市之外‘村村点火,乡乡冒烟",从事各种非农产业"。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农村生产关系调整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2 . 1979年,即“大包干”的第二年,小岗村农民人均收入由22元猛增到400多元,全队粮食产量达13.2万斤,相当于1966~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小岗村发生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从公有制变为了私有制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集体劳动下生产力大大提高D.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农业发展
2021-02-1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改革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为“两权分离”。2016年,国务院决定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这一变化
A.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B.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
C.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D.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4 . 农业的发展关系着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与稳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512日在《农业调整法》通过时,农业部长华莱士表示,美国自由的个人主义时代已经结束,唯一可以达成长期生产控制的方法,乃是农民们自己组织起来,联合起来进行努力。他还动用政府力量,引导农业生产者与农产品加工者之间签订市场协议,使他们在最低限度价格、供求总量等方面达成协议。后来,在他的活动下又争取通过了《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农业信货法》《农场抵押法》《农作物贷款法》等法律,以加强对农民的政策支持。他还建立农业常平仓制度,即政府储备粮食以调节粮价。从1932年至1939年,美国农业基本恢复起来,农民的处境得到根本性的好转。

——摘编自王丽、张婵等《论罗斯福的农业调整法及农业政策》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农民占全国人口80%的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经过文化大革命,随着人口总数的激增,农民人均分配的口粮和现金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比1957年和1965年还略有减少。197812月,陈云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不能到处紧张,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农民有了粮食,棉花、副食品、油、糖和其他经济作物就都好解决了.摆稳这一头,就是摆稳了大多数,七亿多人口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1979618日第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议休息时,万里找陈云说:安徽一些农村搞起了包产到户,怎么办?陈云回答:我双手赞成。之后,万里又同邓小平淡。邓小平说:不要争论,你就这么干下去就完了,就实事求是干下去。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部长华莱士的农业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农业政策调整的意义。
5 . 有学者指出,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按人口分到户,农户有偿承包经营。而每户承包土地不足8亩,并按优劣远近搭配。该学者意在强调
A.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可行性B.兼顾农民利益的重要性
C.确保农业经济政策的稳定性D.深化农业改革的必要性
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这条路,布满了荆棘,充满了艰辛,镌刻着苦难辉煌,闪耀着光荣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点,以邓小平的重要讲话为指导,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从1979年开始,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改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二   现代中国的农村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这次改革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这一制度的广泛推行,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张海荣《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变迁》等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指出材料一中邓小平“重要讲话”的名称。结合所学,概述材料中这次会议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改革的措施并分析其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3)指出材料三与中共十四大的关系?综合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市场的三个节拍。
7 . 如图展示了四川向阳公社摘掉人民公社的牌子,挂上向阳乡人民政府牌子的一幕,该事件反映了


A.四川人民试图改变不合理的生产关系B.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废除
C.四川省最先自发地实行包产到户和包产到组D.中共突破了包产到户等同于分田单干的观念
2021-02-05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就一定能够加快新长征的步伐。让我们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为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勇前进!

——摘编自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材料二197812月十ー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放宽了农业政策,但仍明文规定不许包产到户”,这虽然是历史的惯性所致,但包产到户仍然是禁区。

——摘编自马立诚、凌志军《交锋》

材料三 要坚持党的十ー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这一点,我讲过几次。

——摘编自《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新长征”的含义,为了加快“新长征”的步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突破“禁区”的具体做法。这种“突破”有何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举例说明该“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
9 . 新中国成立后,某种生产方式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种生产方式是
A.农业合作社B.人民公社化C.分田单干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1-02-0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旧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解放后,投机资本疯狂操纵黄金、银元,在私营百货公司的带动下,几乎所有私营商店的产品都以银元标价。同时投机资本势力还掀起一股物价飞涨的浪潮,天津、上海带头,华中、西北跟进,波及全国,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据程中原、夏杏珍《党史国史上的要人大事》

材料二   下表为《中国青年报》“建国60周年特别报道”中《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时期主题词
“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赶超英国
“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八五”(1991-1995)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新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期间新中国进行经济建设采取的重大举措。“六五”计划期间,我们是怎样“走向”改革开放的?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