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经济政策的调整是时代变迁的影,受制于诸多因素,又将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早期(15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圈地运动中,除了圈占大片土地作牧场外,还有一种形式的圈地是为了更有效地耕作而小块土地的圈占……始于18世纪晚期的圈地运动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法律框架内,议会通过圈地法令进行圈地的。(晚期圈地运动)变共耕的公地为大块相连的农场,以采用新的比较科学的耕作制度进行规模化经营。

——黄少安、谢冬水《“圈地运动”的历史进步性及其经济学解释》

材料二   国会于19382月通过了一项新的《农业调整法》,此法规定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5种主要作物的生产者规定产定额,并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给予补贴。为防止生产过剩,价格猛跌,政府还给予贷款,以便农民将准备出售的农产品暂时贮存,以待善价。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材料三   真正的改革先锋不是国营企业,而是些落后的、被边缘化的群体。在这些“边缘革命”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变革是在中国济最为薄弱的环节农业中爆发。中国政府于1979年着手改善农业环境,然而真正意义上农业改革是自下而上展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业改革过程中极其重要,从长角度看,农民重新获得的经济自由对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要重大得多。

——摘编自(英)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著《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推行圈地运动的目的。结所学知识,归纳圈地运动对英国工业化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新政时期农业政策调整内容,并指出罗斯福调整农业政策的实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重新获得“经济自由”的措施和“经济自由”的含义。
2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务院作出决定,粮统购价格从1979年夏粮上市的时候起提高20%,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50%农机械、化肥等农用工业品销售价格,在1979年和1980年降低10%到15%.这一决定
A.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B.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C.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表明我国农业生产逐步实现机械化
3 . 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4073亿公斤,人均393公斤,接近世界人均水平。乡镇企业1987年产值达到4764亿元,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这表明我国
A.农村实现全面脱贫B.城市改革深入推进
C.农村改革成效显著D.人民生活根本改善
2021-06-2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1980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指出:“在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的工作中,违背当地群众愿望,强制推行一种形式,禁止其他形式的做法是错误的。”这表明
A.国家希望逐步推进生产责任制
B.各地应该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
C.党内对实行包产到户形成共识
D.该文件旨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5 . 2016年4月25日下午,习近平前往安徽凤阳的小岗村进行调研,因为此地是中国下列哪-事件的发源地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市场经济体制改革D.政治体制改革
6 . 如图为1981年云南省维西县某公社农民签订的承包合同书。合同书签订的背景是
A.农业合作化的发展B.沿海经济特区建立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有效克服危机尚需时日,这期间美国的农产品价格仍将继续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所以必须着眼在国内寻求一个实际能够减少农民生产过剩的有效方法……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从1932年到1939年,美国小麦、玉米、燕麦等主要农产品的平均价格从每蒲式尔28.5美分增加到52.3美分,棉花价格从每磅6.52美分增加至9.09美分,美国农业的总收入从390亿美元增加至660亿美元。

——王祖奇《亨利·A·华莱士与罗斯福新政农业改革》

材料二   罗斯福政府是公开声明要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但是为了维护它,就要改革它。农业新政就是这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改革是一种农业资本主义结构改革,而非革命性改革。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材料三   


——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材料四   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我国现工业化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不能过多追求速度和数量,而是要走出一条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徐记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减少农民生产过剩”的措施是什么?此措施的目的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改革方面的局限性?
(2)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四,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对比材料三和四,中国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
8 . 1980年,国家农委的政策刊物《农村工作通讯》发表文章指出,“包产到户是对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丧失信心,否定了统一经营”,“我们要把希望放在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积极性上来,改变生产条件,实行机械化”。由此可见,当时我国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存在阻力B.“右”倾错误思想依旧盛行
C.社会主义农村改革加速发展D.农村经济建设陷入全面混乱
9 . 农村人民公社既是一种经济组织,也是一种政权机构。1978年以后中国农村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事实上消解了人民公社的经济职能,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决定在农村设立乡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后,人民公社遂告解体。由此可知
A.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政治体制改革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得到发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
2021-05-25更新 | 811次组卷 | 9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从古到今,农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材料二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材料三   1950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和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成为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同时规定,把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以便更好地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归根到底,是为了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四   现代中国的农村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这次改革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形成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广泛推行,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张海荣《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变迁》等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小农经济的特征。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历史作用。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