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0 道试题
1 . 以下为建国以来我国农业产量的增长率统计(以年增长%),影响中国农业产量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是(     
   项目
年份
1953—19571958—19651966—19781979—1982
粮食
棉花
油料作物
甘蔗
肉类
3.5
4.7
0
7.9
3.3
0
3.1
-1.8
3.2
4.1
3.5
0.2
2.8
3.6
3.4
3.9
13.5
22.7
15.0
12.1
农业总产值
(不包括副业产值)
5.20.93.16.1
A.国内政治环境的状况B.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
C.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D.农业领域的劳动投入
2023-02-1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万宁市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2 . 1981—1985年我国农业总产值以年平均8.1%的增长率大幅度增加。这主要是因为(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D.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2022-07-23更新 | 249次组卷 | 18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合格考)
3 . 农业机械保有量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指标,下表中1981—1986年中国部分农业机械保有量变化主要是由于(       
A.对外开放引进了最新式的农业机械B.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D.国民经济已得到基本恢复
2022-07-0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4 .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 1953
1957
195819621963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
年均增长率 4.5% 4.3% 11.1% 3.9% 4.0% 5.1% 8.1%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产品
名称
单位 按人口平均产量 各国为我国倍数
中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原煤 公斤 83.0 761.0 3498.0 4938.0 9.2 42.1 59.9
生铁 公斤 1.7* 84.4 244.5 165.9 49.6 143.8 97.6
公斤 0.9 95.3 376.3 255.2 105.8 418.1 283.6

——《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1958年统计出版社出版)

材料三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1956
公有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1)根据材料一表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建国初期工业化面临怎样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分析材料三,指出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2022-07-01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特别是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和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包租制租佃关系取得了支配地位。包租制租佃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地租数额固定,主佃双方“恪守丰歉两无加减”的约定,佃户相对较为自由,佃户甚至逐渐获得了永久耕佃即永佃的权利。他们还要求获得拥有转让所佃耕土地的权利,形成了事实上的“一田二主”甚至“一田多主”现象。

材料二   2011年中国正式启动土地确权全国试点。土地确权是指对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其他项权利的确定。确权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充分考虑历史背景等原则。土地确权可以有效化解土地纠纷,提高农民获得的征地补偿数额,加速农村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提高农村生产力,进而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到2018年底,除少数边疆民族地区以外,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完成土地确权工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租佃制的新发展,并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土地确权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起步。在农村,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农村社队生产经营和分配的自主权,实行并逐步完善多种形式的联产计酬责任制,鼓励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城市初期的改革主要包括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经济责任制和利润留成,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等。1984年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改革企业经营机制成为改革的方向;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市场调节范围;初步建立以税收、利率为杠杆调节市场的机制等。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19641982年),实施新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在坚持集中计划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的某些自主权;利用价格、信贷、奖金等经济杠杆刺激企业改善管理;改进农产品收购制度,提高收购价格;支持发展个人副业等。……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从法律上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规定企业实行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苏经济改革的相似点。
2022-04-21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83年底,全国80%的社员参加农村供销合作社,吸收农民直接参与供销社的管理。到1984年底,全国已有62000多名农民当选为供销社正、副主任。供销社恢复农民在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联营。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基层群众自治逐步实行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2022-04-10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如表是某同学制作的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状况表。表中错误之处有
时间农业改革核心内容
1950年土地改革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消灭土地私有制
1953年农业合作化建立农村合作社,实行土地公有制
1958年人民公社化土地公有,强调平均主义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分到农民手中,归农民所有,分户经营
A.一处B.两处C.三处D.四处
9 . 20世纪80年代,我国有一个人民公社“大胆秘密”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换上“乡政府的牌子,此举震惊全国,随后掀起了中国农村公社的摘牌”浪潮。识图判断,该人民公社位于
A.①B.②C.③D.④
2022-03-0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天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10 . 在学习“改革开放进程”后,某同学按照时序整理了有关内容。正确的一组是(     
A.经济特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村突破—全方位开放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村突破—全方位开放—经济特区
C.农村突破—经济特区—全方位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经济特区—农村突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方位开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