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087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组织本校学生返乡开展了主题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村变迁”的专项调查活动。本次活动共调研了180个村,访谈了100多位村民,这些村民的年龄集中在50-70岁之间,长期生活在农村,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甚至有些还担任过村干部。调查结束后,收到了有效调研问卷100多份。2010年,本次活动的调查报告公开发表。在报告中,作者将“过去30年里,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有什么变化”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整理成了下面表。

调查地区认为提高的村认为降低的村认为其他的村调查村数
数量占比(%)数量占比(%)数量占比(%)
东部3155.42239.335.356
中部2048.81843.937.341
西部1161.1422.2316.718
合计6253.94438.397.8115

——据于乐荣左停《1978~2008年:中国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变迁——项来自中国150个村的调查报告》


(1)上述材料可为我们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提供哪些借鉴?
(2)结合所学知识,对表呈现的调查结果进行解读。
2023-02-1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自中共八大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并说明其对改革开放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改革的步子要加快(节选)(1987612日邓小平会见外宾时的谈话)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坦率地说,在没有改革以前,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农业实行多种经营,因地制宜,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经济作物的地方种经济作物,不仅粮食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也大幅度增长。农村改革见效非常快,这是我们原来没有预想到的。当然,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赞成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那时候是万里同志主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史料按时间与价值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按获取途径和保存状态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等。请依据上述两种标准,指出材料二的史料类型。并从材料二中获取信息,解读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 . 下表为我国1952-198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的统计。对表格所示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百万吨)
项目1952年1957年1965年1978年1980年1984年1987年
粮食163.42195.05194.53304.77320.56407.31420.41
棉花1.301.642.092.162.073.254.19
油料作物4.194.193.625.217.6911.9115.25
甘蔗7.1110.3913.3921.1122.8039.5146.85

A.粮食产量逐年稳步递增
B.一五计划以发展农业为核心
C.农业一直快速有序发展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显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