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企业登记管理制度在服务大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49年至1952年,企业登记管理工作主要围绕没收官僚资本、清查敌伪财产、扶持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重新登记发证、协调公私关系、严格规范经营范围、稳定市场物价等方面展开。1953年至1956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登记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对在流通领域中从事粮、棉、油、布等重要行业经营活动的私营企业,停止办理开业登记;对其他一些私营工商业和在整顿中不合格的企业,在登记机关的指导下,进行了关、迁、并、转。1978年以来,企业登记管理工作逐步恢复。2013年12月,《公司法》再次修订,废除了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取消了验资要求和证明。由于放宽了对公司注册资本的限制,国内有的地方出现了“1元公司”和将新注册企业的出资年限设定为100年的现象。

——摘编自施天涛《公司资本制度改革:解读与辨析》等


(1)概括1949-1956年我国私营企业管理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谈谈你从私营企业登记管理制度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2022-04-21更新 | 2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工业化建设道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读图,回答问题。

图1   20世纪50年代的新建工业分布


图2   20世纪60、70年代的新建工业分布


(1)解读图1,指出该时期新中国工业建设的特点并对其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2)解读图2,指出该时期新中国工业建设的特点并对其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图3   1978年以来现代化建设成就



(3)据图3,概括1978年以后中国工业发展的新特点。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说明中国工业怎样才能保持持续发展。
2021-06-16更新 | 279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近代中国工业化的探索

材料一   近代中国主要企业、工业城市及工业集中区域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简称招商局,1950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港全资国有企业,1979年招商局在深圳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园区。1876年创办的开平煤矿即开平矿务局,1999年改制为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


围绕“中国近代工业区的形成”这一主题,从①京津冀地区和③长江下游地区中,选择一处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1-04-11更新 | 27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对下表数据解读错误的是
年份197819902008
产业结构
GDP占比
农业28.227.111.3
工业47.941.348.6
服务业23.931.640.I
分配关系占比
国家收入33.921.514.1
企业收入11.19.128.3
居民收入5569.457.6
城镇人口占比
城镇人口17.926.445.7
所有制经济
工业产值占比
公有制10081.569.3
非公有制018.530,7

A.从产业结构来看实现了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的历史性转变
B.分配结构从平均分配转向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城镇化进程加快促进城乡结构从城乡分割到实现城乡一体化
D.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021-05-26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1届高三5月押题卷文综历史试题(全国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下面图表解读正确的是
1984—1987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1984年1985年1986年1987年
美国3.1 %2.6 %3.5 %6.5 %
欧共体-0.3 %2.1 %3.1 %3.1 %
中国5.2 %9.1 %10.9 %15.2 %

A.美国克林顿的“宏观调控、微观自主”促进了经济发展
B.欧洲一体化进程阻碍了经济快速增长
C.中国经济增长得益于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策
D.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2021-05-0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中国统计年鉴》:各种经济成分在零售商业销售额中所占比重(1978—1990)年(%),对下表信息所反映的情况解读正确的是
成分1978198019851990
国有企业54.651.440.439.6
集体企业43.344.637.231.7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2.14.022.428.7

A.农村改革促进所有制形式的变化B.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D.商业居于经济主导地位
7 . 新中国的经济发展

材料一   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推进。改革开放后,实现了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相继作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形成了区域共同繁荣、全面协调发展的愿景。

材料二   中国经济结构变化表(1978-2008)单位:%

类别年份197819902008
 
产业结构GDP占比
农业28.227.111.3
工业47.941.348.6
服务业23.931.640.1
城镇人口占比城镇人口17.926.445.7
所有制经济工业
总产值占比
公有制10081.569.3
非公有制018.530.7

(1)依据材料一概括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的角度,进行解读。
2021-02-01更新 | 237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1届高三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8 . 如图是1978~1995年我国收入结构变化图。对图中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A.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变化促进居民收入增加
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推动企业收入稳中有升
C.计划经济体制的僵化使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减弱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日益完善
9 . 下面是1979—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比上年增长)曲线图。

对80年代末的趋势解读正确的是
A.国企改革一直停滞不前
B.GDP整体呈现大幅下滑
C.经济环境影响经济增速
D.结构调整影响经济的发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国国务院的六次机构改革

时间数量备注
1982年61个人员由5.1万减到3万,部委领导平均年龄从64岁减到60岁。
1988年60个调整和减少工业专业经济部门,撤销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
部,组建能源部。
1993年59个首次提出政府机构改革的目的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
要。
1998年29个撤销了电力工业部、冶金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等几乎所有
工业专业经济部门。
2003年28个建立国资委、银监会,组建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计
划发展委员会改为国家发改委,“计划”从名称中消失。
2008年27个明确提出“大部门制”,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等部门。

——摘编自陈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历程述略》

解读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政府机构改革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