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访谈录:以下内容节选自《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谷牧》

谷牧:中央书记处原书记,国务院原副总理

采访者:史鉴 《百年潮》特派记者        被采访者:赵云栋从1973年开始就在谷牧领导下工作,1984年起,任国务院特区办司长、副主任。

史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谷牧奉命率团出访欧洲,据说,回国后的汇报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起了重要的作用,您知道这方面的情况吗?”

赵云栋:“1978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派谷牧带团赴西欧五国考察访问……回国后,谷牧写了《关于访问欧洲五国的情况报告》送呈党中央、国务院。……7月上旬,国务院专门为此召开关于加速四化建设务虚会,会议开了20多天,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参会人员畅所欲言……会上提出的一些想法,后来集聚和反映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讨论和决议中去。此后,确定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

史鉴:“据说创办经济特区的起始阶段困难很多,谷牧按照中央的指导做了很多工作,您作些介绍如何?”

赵云栋:“谷牧同志根据中央指示,曾多次去广东和福建做调研和推进工作,与两省的领导同志广泛座谈,并实地进行了考察……通过调查和座谈讨论,形成了扩大广东、福建两省管理经济权限的想法。……1979年谷牧组织着手起草法规性文件,经过13次易稿,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次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1980年3月谷牧在广州召开广东、福建两省工作会议,把划出来的四个区,按照邓小平的建议,改名为‘经济特区’一直沿用至今。”

……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改革开放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3-02-05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中华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统计表格是研究经济史的主要史料。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1956
公有经济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
个体经济71.8%7.1%

材料二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年份╲类别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77.6%22.4%
199725.5%39.1%17.9%18.5%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据材料一,指出表格中我国国民经济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1997年我国的经济成分与1978年相比有何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2022-03-05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期末真题精选主观题54题) -江苏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