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C.内地——沿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2021-10-22更新 | 117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3-2014年北京房山区周口店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2 . 如表为1972—1985年中美贸易统计表。关于1985年中美贸易剧增的背景叙述准确的是

①“冷战”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②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③中美关系正常化并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③④
2020-04-0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邓小平曾说:“我国在国际上实行开放的政策,加强国际往来,特别注意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技术,包括吸收国外资金来帮助我们发展。”他意在说明
A.中国发展受到发达国家控制
B.中国与发达国家联系密切
C.对外开放有助于中国的发展
D.中国对外开放步伐已加快
4 .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 )
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经济开放区④内地开放城市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2019-01-30更新 | 482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2010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
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                      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
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                      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9-01-30更新 | 1826次组卷 | 27卷引用: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下列关于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吸收外资发展外贸B.对福建海南最早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C.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开放格局D.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01-30更新 | 90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7 . 有一首歌有这样的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里“画了一个圈”是指
A.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
B.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经济特区
C.建立环渤海经济区
D.开发上海浦东新区
2018-01-03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会考练习历史试题
8 .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是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投资环境评价中,天津开发区已连续多年位居前列。当初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A.服务于天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B.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C.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
D.加强天津对内地的辐射作用
2016-09-12更新 | 1054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启蒙中学高三复习考试文综合试题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