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截至2013年,中国直属海关共有42个,隶属海关337个,各直属海关派出办事处等机构共有149个。下表内容为改革开放后各直属海关的隶属海关空间变动状况。
时间变动状况
1979年至1991年以沿海各关隶属海关的增长为主,沿边、沿江及内陆直属海关增设较少。
1992年至
2001年入世前
仍以沿海直属海关增长最快,沿边和内陆直属海关也进步显著,但中西部的一些省份如贵州、甘肃、青海、宁夏等无任何变化。
2001年入世后至2012年沿边各直属海关的隶属海关增设数量不多,沿海各直属海关增设的隶属海关数量少于沿江和内陆直属海关。

这说明
A.海关机构呈现跳跃式突进发展B.海关布局从沿海到内陆逐次传导
C.国际形势对海关布局影响不大D.对外开放进程深刻影响海关增设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了九世纪,阿拉伯人通过海路,一直绕到广州、泉州、宁波、扬州。通过海路,运费便宜,且以前陆路只有丝绸值得长途贩运,到了海路开通,尽管我们还是用丝绸之路的名称,但实际上已经不是以丝绸为主了。中国的陶瓷产品,大多是走海路。海路运输的不但有丝绸,还有其他商品,例如,较粗的纺织品、工艺品、陶瓷、茶叶等。到了宋朝,西面又产生了一个西夏,西面过不去了,海路交通已经比较发达,陆路还有什么必要过去呢?到了南宋,北方又有女真人的金朝,宋朝只到秦岭淮河。元朝时,交通比较发达,除了海路以外,陆路也通畅。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马可.波罗外,还有阿拉伯人伊本。白图泰等,都有记录留下来。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丝绸之路,融成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在今天利益格局深刻变化、文化价值追求多元的世界潮流中,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据葛剑雄《丝绸之路历史回眸》整理

材料二 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截至202011月初,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万列,运送集装箱92.7万标箱,同比增长54%,通达欧洲21国。其中,运送医疗物资近800万件、6万多吨。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进出口总额达9634.2,亿美元,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30.2亿美元。共建“一带一路”为盘活地区经济循环、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提供重要平台,注入强劲动力。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3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摘编自《持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时期丝绸之路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共建“一带一路”的贡献。
2021-08-13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第十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巨大成就(A卷新题基础练)
3 . 对1982—1995年中国移民国外人数,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全国北京上海广东福建
198256,93012,5655,4572,950997
1990234,80070,10054,90016,40032,500
1995236,80021,70036,0007,20066,200

A.移民人数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B.移民剧增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的结果
C.北上广移民增多是由于经济特区的设立
D.移民人数的变化与城市经济发展成正比关系
4 . 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过去享有盛誉的武汉海关,开辟了可以直航国外的武汉、黄石两个港口。1982年,湖北省汽车集团公司与美国俄亥俄州的高新技术企业合资经营湖北派克密封件厂,实现了湖北外商投资企业零的突破。1983年,武汉柴油机厂为学习西方先进管理企业经验,聘请联邦德国专家格里希担任厂长,开创了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先河。这些举措反映
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统计,到1996年底,我国累计批准外资项目28万个,实施金额达1772亿美元。其中,外国大企业,特别是跨国大企业的投资增加很快,已有200多家跨国企业进入中国。这主要是由于中国
A.投资环境得到改善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地位不断提升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6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开放不再局限于沿海。在东北,黑龙江探索沿边开放;在西北,当年的丝绸之路再次成为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在西南,通往尼泊尔、印度的大小山口摆起了货摊;西南边陲的云南、广西也加入到开放的行列。这表明90年代以来,我国
A.大力引进西方科技与资金B.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积极应对世界格局的剧变D.面向各种类型国家开放
2021-03-10更新 | 882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2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按单元章节训练卷(课标全国专用)-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7 . 如表是内蒙古对外贸易进出口情况表(单位:万美元)。据表中现象可推知
年份外贸进出口总值边境贸易进出口
总值占外贸的比重
198390011101.22%
1989433121206427.85%
19931202837720364.18%
19991607866640141.29%

A.沿边地区开放的步伐快于沿海地区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C.边境地区经济与内陆省份联系增强
D.对外开放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2020-11-25更新 | 10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新教材新高考)-考点10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对外贸易逐渐被动纳入世界贸易体系。当时清政府出口的商品,由国际市场行情决定,但以生产资料产品出口为主…洋货从19世纪70年代后如湖水般涌入中国市场。在1877年之前,清政府对外贸易顺差和逆差交替出现。但从1877-1949年,中国出现了连续长达72年的贸易逆差。

材料二 30多年来,对外经济开放在坎坷中走向前进,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成就。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2180.1亿美元,进口额由108.9亿美元增加到9558.2亿美元。随着我国技术进步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超过90%,改变了用大量初级产品来换取工业品的不利贸易局面。特别是2001年以来,对外贸易产品结构日趋合理,高新技术产品比重逐渐加大,高新技术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从2002年的20.8%提高到2008年的29.1%,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以上材料皆摘自曹令军《近代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开放史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期中国对外贸易与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能够取得伟大历史成就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改革开放大事简表

时间

事件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

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1980年

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1982年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

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4年

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

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

中共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

1992年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

中共十五大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002年

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10年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2年

中共十八大会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阐明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联系。

2017年

中共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折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为人民日益增长的是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
大会决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并载入党章。

——摘编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中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具体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2020-04-28更新 | 2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按单元章节训练卷(课标全国专用)-必修3-第六单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印两国的谈判在(1953年)12月的最后一天,开始了。周恩来说道:“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地解决的。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

周恩来指出:中国政府“对于目前正在它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

周恩来指出,亚非国家要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而非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亚非会议公报指出:“自由和和平是相互依靠的,自决的权利必须为一切人民所享有,自由和独立必须尽可能不迟延地给予现在仍旧是附属地人民的人们。”

——摘自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等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一改变的突出特点就是不再强调与美国结成共同抗苏的战略关系,但同时也并非重建中苏同盟。这个重要转变对中国内政、外交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使中国能够真正把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第二,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特点更加鲜明。

——摘自孙大力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第4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共和国初期外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指出亚非会议公报对各自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所表明的立场。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一条线”的战略下,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主要表现。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推动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请对此加以概括。
2019-04-19更新 | 1679次组卷 | 21卷引用: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高考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