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了九世纪,阿拉伯人通过海路,一直绕到广州、泉州、宁波、扬州。通过海路,运费便宜,且以前陆路只有丝绸值得长途贩运,到了海路开通,尽管我们还是用丝绸之路的名称,但实际上已经不是以丝绸为主了。中国的陶瓷产品,大多是走海路。海路运输的不但有丝绸,还有其他商品,例如,较粗的纺织品、工艺品、陶瓷、茶叶等。到了宋朝,西面又产生了一个西夏,西面过不去了,海路交通已经比较发达,陆路还有什么必要过去呢?到了南宋,北方又有女真人的金朝,宋朝只到秦岭淮河。元朝时,交通比较发达,除了海路以外,陆路也通畅。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马可.波罗外,还有阿拉伯人伊本。白图泰等,都有记录留下来。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丝绸之路,融成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在今天利益格局深刻变化、文化价值追求多元的世界潮流中,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据葛剑雄《丝绸之路历史回眸》整理

材料二 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截至202011月初,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万列,运送集装箱92.7万标箱,同比增长54%,通达欧洲21国。其中,运送医疗物资近800万件、6万多吨。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进出口总额达9634.2,亿美元,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30.2亿美元。共建“一带一路”为盘活地区经济循环、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提供重要平台,注入强劲动力。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3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摘编自《持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时期丝绸之路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共建“一带一路”的贡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83—2008年中国三大需求的比重与贡献(单位:%)



注:通常把经济增长规定为总需求的增加。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l982~2009年》等。
(1)上述表格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诸多特点。试概括出其中的两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3 . 中外贸易

材料一   1765-1833年中英贸易概况表(单位:万两白银)

中国从英国进口额中国向英国出口额
17651769(年均)119219
17951799(年均)537572
18301833(年均)733995

材料二   18401894年中国棉花及棉纺织品进出口状况(单位:万担)

时间棉花产量棉花出口进口外国棉花进口棉纺织品(折合棉花)
18408020505
1894832764218

(1)简述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中英贸易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中国进出口贸易会创办于1975年,侧重货物出口贸易,每年在广州举办,从“中国第一展”成长为世界级专业展会,成为全球贸易资源聚合的平台;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12年起在北京举行;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始于2018年,侧重货物进口贸易。2020年,广交会采用云上会展的形式,服贸会则是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后我国首场国家级线下经济贸易盛会。


(2)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三大会展的举办反映出当代中国对外贸易发生的重大变化。
4 . 如图是1983—200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T)和外商直接投资额(FDI)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外商直接投资额保持同步增长
B.对外开放政策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较为快速发展
C.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外商对中国投资的步伐
D.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是我国外贸发展的主要原因
2021-06-08更新 | 33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1届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1957年开始,广交会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广交会以出口贸易为主,也做进口生意。对如表信息合理的解释是
广交会出口成交一览表(1978-2011年部分年份数据)
年份广交会年成交总额(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年收口总额百分比
197843.3244.43%
198044.0824.32%
198556.7620.75%
1990113.4918.29%
1995194.1213.05%
2000286.0211.48%
2005586.607.70%
2011747.603.95%

A.广交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窗口
B.中国掀起对外建交的高潮
C.广东在全国的经济地位逐步下降
D.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显著
2021-05-23更新 | 406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1978年我国钢产量为3178万吨,1990年增长到6604万吨:197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06.4亿美元,1990年更增长到1154.4亿美元;全民所有制单位自然科学技术人员1978年为434.5万人,1989年增长为1035.1万人。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②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
③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④对科学技术体制进行有步骤的改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5-21更新 | 22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绍兴市新昌县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尼拉大帆船是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年航行于菲律宾的马尼拉与墨西哥之间的货运船只。由于这种船装载的主要货物为中国的丝货,墨西哥人也直接把马尼拉大帆船叫做“中国船”。新航路开辟后,这条特殊的海上流通路线,形成跨越太平洋的丝-银对流,从15651815年,西属美洲殖民地的这些白银,大量用来购买中国的生丝、绸缎等商品。鸦片战争后,中国棉纱、棉布进口在几年内由32万英镑激增至170万英镑,丝茶出口逐年递增,从战前平均出口生丝5000包增至1853年的6万余包,茶叶从5000万磅上升到1亿多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口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年下降,初级产品进口占比逐渐上升。1981年,中国出口贸易在世界出口贸易中升至第19位;1997年,跻身国际贸易前10位行列;2015年,中国对外贸易出口额居全球首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今中国与世界交往过程中带来的启示。
2021-05-14更新 | 267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据统计,到1996年底,我国累计批准外资项目28万个,实施金额达1772亿美元。其中,外国大企业,特别是跨国大企业的投资增加很快,已有200多家跨国企业进入中国。这主要是由于中国
A.投资环境得到改善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地位不断提升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9 . 下表是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比较表,导致这三类企业产值增长的国内因素是
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比较表
年份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
产值(亿元)比重(%)产值(亿元)比重(%)产值(亿元)比重(%)
199820833.903362162.901775033.21
200055207.944055458.322346533.74
20021295114.304517949.873245935.83
①改革开放逐步深入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③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1-04-16更新 | 261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1988年后出现了“十万人才下海南”的现象,数以万计的热血青年跨越琼州海峡,涌向海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闯海人”。这些“闯海人”
A.推动了海南经济特区的设立B.以实际行动积极呼应时代潮流
C.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D.为中国国企改革提供了经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