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特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制作大事年表是把握时空观念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件在大事年表中应放在1984年的是
①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一国两制”构想并获通过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宁波等14个城市为沿海开放城市
③邓小平提出:中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
④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3-1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联盟2020届高三8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期间,邓小平提出可以划出一块地区,叫做经济特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79年,我国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B.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经济活动以国家宏观调控为主
C.80年代,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并使之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D.经济特区的设立,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
2021-12-17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40年来,农村改革波澜壮阔,一系列石破天惊的改革壮举推动农村发生革命性变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8%,带动广大小农户迈向农业现代化。粮食产量由6000多亿斤提高到1.2万亿斤,农民收入由130多元增长到1.4万多元,实际增长17倍多。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增加近40平方米。城镇化率比1978年提高40.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就业占比由70.5%下降到27%,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31下降到2.71

——摘编自韩长赋等《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研讨》

材料二   深圳1980年和2019年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对照表

项目
时间
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财政收入
(单位:亿元)
外贸进出口总额
(单位:亿美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802.710.181978元(1985年)
201922000942443156.25万元

(1)阅读材料一,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重大变化。结合所学,指出针对农村的“改革壮举”。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深圳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历史地位,并简要分析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
2020-12-0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届高三12月教学测试历史试题(选考)
4 . 2020年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关于深圳经济特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B.标志着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C.成为90年代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D.中国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试验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了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  )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2020-09-15更新 | 199次组卷 | 83卷引用:2011届浙江省学军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6 . 制作大事年表是把握历史脉络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历史时序感的重要手段。下列事件在大事年表中应该放在1980年的是
①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推进国家领导体制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②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③中共中央发文首次突破“包产到户”等同于“分田单干”和资本主义的观念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为经济特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 如图是反映了新中国的部分重大历史事件,符合历史发展进程时序的是
A.②①④③
B.②④③①
C.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
2019-10-1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五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我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试验探索阶段,扩大开放阶段和体制性开放阶段。与三个阶段分别对应标志性事件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内地全面开放
B.建立4个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建立4个经济特区、开放开发上海浦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9 . 开放的中国离不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也不能没有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4月,在中央召开的专门讨论经济建设的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主要领导向邓小平同志汇报时提出: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权力,让广东对外经济活动中有较多的自主权和机动余地,允许在深圳、珠海和汕头举办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十分赞同这一设想。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下册)整理


(1)分别指出图中A、B处的经济特区。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设立“经济特区”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加入WTO后,中国对外开放就由政策性开放向制度性开放转变。开放的领域将由过去主要集中在货物贸易方面转向以服务业市场开放为重点,包括电信和金融保险等领域的进一步开放。中国不但向其他成员方开放国内市场,WTO成员方也向中国企业开放市场,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向双向的相互开放。中国遵守WTO规则,按照WTO的相关条款修改、制订法律和法规,对与WTO不一致的将按照中国的法律程序进行修改和完善。

——据唐任伍、马骥《中国经济改革30年——对外开放卷》整理


(2)写出中国被批准加入WTO的时间和会议名称。根据材料二概括加入WTO后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特点。
2019-03-2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在一系列“边缘革命”的带动下,中国逐渐步入了现代市场经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真正的改革先锋不是国营企业,而是那些落后的、被边缘化的群体。在这些“边缘革命”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变革是在中国经济最为薄弱的环节农业中爆发。中国政府于1979年着手改善农业环境,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改革是自下而上展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业改革过程中极其重要,从长远角度看,农民重新获得的经济自由对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要重大得多。

材料二   在推动中国市场转型的诸多“边缘革命”中,经济特区的开辟和发展,在推进中国向世界经济开放的过程中,起到了尤为关键的作用。经济特区被视为学习资本主义以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性的实验室。在整个80年代,政府都因担忧经济特区会被资本主义蚕食而不安。选择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作为首批经济特区,实际上是个折中做法。拥有相同的地理优势的城市并不止这四个,但它们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过于重要,试验中的任何闪失都有可能会对社会主义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的经济特区得到稳步成长,从中国经济的外围逐渐向核心渗透。

——摘编自【英】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著《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重新获得“经济自由”的措施和“经济自由”的含义,并简析农业改革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选择首批四个经济特区的原因,并说明经济特区设置的作用。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