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上海浦东的开放和其他对外开放形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6世纪开始,跨国长途贸易成为欧洲资本积累的主要手段。有人把当时全球贸易格局概括为两个大三角,一个是东方或亚洲三角,另一个是大西洋三角。西方史学家布罗代尔说:“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分流,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同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连接起来,运来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品。”

——摘编自高德步主编《世界经济史》等

材料二   1871—1873年,中国丝茶两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87.2%,1891—1893年则下降到51.5%,其他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出口则由12.8%上升到48.5%,其中主要是豆类、草席、花生、皮毛等物品。甲午战争前,生产资料在中国进口总值中的比重不到10%,1903年达到15%,1920年达到28.5%。最后是棉织品在中国进口总值中居第一位。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世纪之交,中国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2002年至201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达8805亿美元,2012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48.2%,超过制造业4.5%。2012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166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9.4倍。

——摘编自郑有贵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世纪东方三角贸易和大西洋三角贸易的主要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发展特点以及历史意义。
2 . 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材料
(1)1869年,发昌机器厂建立
(2)1873年,轮船招商局成立
(3)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4)1990年,浦东新区开发开放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C.改革开放在上海
D.上海,红色的摇篮
2009高二·江苏扬州·学业考试
3 . 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的是
A.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B.海南经济特区的设置
C.浦东的开发开放
D.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2017-05-04更新 | 92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福清市2017-2018学年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