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上海浦东的开放和其他对外开放形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21世纪初我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我国对外开放体系中,以下开放形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沿海经济开放区   ②沿海开放城市        ③内陆省会城市        ④经济特区
A.④①②③B.①④②③C.④③①②D.④②①③
2 . 在当今上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主要是由于
A.90年代以来浦东的开发
B.上海完成住房制度改革
C.上海城市交通的改善
D.长江三角洲的开放
2019-05-14更新 | 224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0年山东济宁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3 .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据此判断,实施“沿江”战略的龙头举措是
A.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B.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C.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
2016-12-13更新 | 337次组卷 | 33卷引用:山东宁阳四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近代以来,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民生幸福的伟大梦想,几代中国人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的。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

材料二   三大改造期间,曾有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说:“五年计划开始了,全国兴建了许多大工厂,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一切实现得比梦想还要快,多么令人鼓舞!没有共产党,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哪能有今天?”

材料三   1984年,邓小平考察深圳特区时,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经济特区就像一个伟大的支点,借助它,撬动中国旧体制的巨石,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实现了中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的历史大跨越。

材料四   2003年11月,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周年之际,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素帕猜接受采访时说:“回顾中国经济这两年的表现,我想它超出了我以前最乐观的估计。中国正从世界第五大贸易国转变为第四位,很可能会上升到第三位。我刚刚得知中国的进口总额已居世界第三位,仅在美国、德国之后。”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2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的大生纱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丰厚利润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五年计划”开始实施于哪一年?有何主要成就?
(3)材料三中的第一批经济特区除深圳外还有哪些?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的历史大跨越中,1992年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被海内外人士誉为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经济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的是
A.深圳特区
B.海南特区
C.上海浦东
D.港澳特别行政区
7 .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说:“浦东是我去过的地方中最令人钦佩的地方之一,想象不到的成功。”浦东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A.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
B.经济特区的设立
C.浦东的开发开放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019-05-2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段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