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上海浦东的开放和其他对外开放形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革开放大事年表(19782001年)   

197812月的一天,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包产到户”协议。
12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
1218日至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9804月,四川广汉向阳公社决定率先改社建乡。
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广。
1984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等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
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19904月,中国政府宣布开放上海浦东。
199212月邓小平南巡,发表南方谈话。
10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2001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材料反映了中国现代史发展的多条线索。根据所学知识,整体把握材料信息,请从中提炼出一条线索,并加以阐述。(要求:线索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3-05-29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
2 . 文化上海。

城市文化,植根于历史,体现于当下,影响着未来。

材料一   这个上海人很不安心,老是去找当时正在北京的利玛窦,探讨的话题已远远超出宗教,天文、历法、数学、兵器、军事、经济、水利,无所不及。……不久,他居然和利玛窦一起译出了一大套《几何原本》,付诸刊行。……

——余秋雨《上海人》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这个上海人”是____(单选)
A.汤若望   B.王守仁   C.宋应星   D.徐光启

材料二   19158月,《礼拜六》杂志刊登了小说《婚姻鉴》,描述上海年轻人婚后的日常生活。主人公之一徐稚平之妻杨氏,为人正统。某日稚平谓其妻日:“此间昨来一摄影者,艺甚精明,当邀其至家,摄一全家福。”杨氏怫然曰:“妖镜摄影,必损我子之目光,余誓死不愿。”

——葛涛、石冬旭《具像的历史照相与清末明初上海社会生活》


(2)若要研究近代上海人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上述小说片段具有怎样的价值?

材料三   中国政府只能虚拥土地主权之名,至此租界成为了所谓“国中之国”,租界不受中国政府管辖。

——高中历史拓展型课程教材(华东师范大学)

材料四   


——中共一大会址(原法租界望志路106号)


(3)结合材料三、四与所学,简述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原因。

材料五   上海是一座光荣的城市,是一个不断见证奇迹的地方。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历程,走的是一条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是一条面向世界、扩大开放之路,是一条打破常规、创新突破之路。

——习近平《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你如何看待上海文化的发展。
2023-03-06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