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标准时间演变的部分历程统计表

标准时间发布者标准时间使用范围
19世纪70年代一80年代法国传教士在上海徐家汇建立了观测台,19世纪80年代这一观测台利用上海法租界内的信号塔开始报告正午时刻。为通商口岸的外国船只服务,这一标准时间被称为“海岸时”。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控制下的清朝海关采用“海岸时”,使用的是东经120度的时刻。此后“海岸时”连续被铁路,航运、邮政、电报等行业采用,并延及京奉等铁路沿线和长江流域。
1918年始北洋政府将全国划分为5个时区以北京时定为标准时,全国使用
1929年始国民政府以南京时为标准时,每天通过电报和广播发布,上海、天津、南京、北平等地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标准钟。以南京时定为标准时,全国使用

中国近代标准时间的不断演变,从中折射出诸多的历史发展变迁,请你结合表格内容,从中选取一角度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 . 历史上由外国传入中国的瓜果蔬菜有很多,如下表。材料表明

A.中外饮食结构已趋同
B.外来蔬果十分受青睐
C.中国饮食文化兼收并蓄
D.中外文明交流双向频繁
2019-10-0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类别
成都(﹪)
北京(﹪)
衣食住宿
68
23
书籍教育
23
32
娱乐享受
9
45

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部不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2019-01-30更新 | 973次组卷 | 17卷引用:重庆市渝高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根据邹依仁所著《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整理而得出的1935年上海公共租界华人职业分布情况统计数据,下列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职业所占比重职业所占比重注 释
农业0.1%交通运输1.25%专门事业:工程师、科学家、律师、医生、记者、作家、会计等;杂类:传统服务行业(小商贩、洗衣、帮佣、理发等)和少量游民及帮会成员。
工业18.3%政府市政机关0.7%
现代商业16.4%演员、运动员0.3%
专门事业1.3%杂类55.3%

A.上海教育发展推动华人素质提高B.租界内华人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
C.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结构多样化D.上海地区的农业经济走向衰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