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与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下图为某一研究主题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档案
1上海市档案馆藏档,上海市社会局档案,全宗号Q5
2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北平市社会局档案,全宗号J002
二、近代报刊
1申报
2新青年
三、专著
1唐宝林等:《陈独秀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李剑农:《中国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四、期刊文献
1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新政到当代改革开放》,《历史教学》,2007年第7
2李长莉:《晚清社会风习与近代观念的演生》,《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6
根据参考文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该论文可能的研究主题,并阐述理由。(要求:使用不少于三种类型的参考文献,主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7-24更新 | 157次组卷 | 7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据江苏省淮阴县1912年调查:渔沟乡有私塾38处。县城亦有数十处,是公办小学的五六倍。江苏《吴江县志》云“民国建立后,新式学堂逐渐推广,但私塾仍大量存在,少数私垫开始仿学校设置国文、算数等科,分堂讲授。”据此可知,当时江苏地区(     
A.近代教育呈现出新旧杂陈的特点B.政府较为重视近代教育的发展
C.私塾教育阻碍了新式教育的发展D.教育摆脱了从属科举制的地位
3 . 许金城《民国野史》记载:“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事先选择吉日祭拜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辫子。”据此可见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社会习俗新旧杂存
C.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革D.汉族传统思想复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鸦片战争后,外国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逐渐浸入中国沿海城市。经过多年的潜移默化,在通商口岸形成了一批穿西装、吃西餐的人群。这种现象说明了当时中国
A.传统生活方式完全被西方所取代
B.传统文化得到发扬
C.生活方式受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
D.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民国成立之前,历史教科书中几乎没有关于“四大发明”的记载;民国以来,教科书编纂者们逐步把有争议的“四大发明”的知识镶嵌进历史教科书。民国历史教科书编纂者们的主要目的是
A.培育民族精神
B.弘扬侍统文化
C.倡导学术自由
D.激发学史兴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自女子放足后。适合三寸金莲的弓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代之以布鞋、胶鞋、皮鞋,其中洋式皮鞋尤为京津女子所喜爱。女鞋需求的增多催生出了专门卖女鞋的坤鞋店,1930年代以后逐渐与男鞋合卖,“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这体现了当时
A.妇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
B.民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C.辛亥革命的影响较为深远
D.男女平等成为社会新风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