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时期社会风貌的变化。推动该变化发生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变革
B.经济发达
C.教育先进
D.科技进步
2019-01-27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4月20日 《每日一题》 必 修2 周末培优
2009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服饰体现了社会风尚,并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中国废除服饰分贵贱的冠服制度(见下图),并实现服饰制度根本转变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3 . 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的“剪辫”行为(  )
A.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B.弘扬了传统文化
C.体现了民主自由思想D.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
2018-09-08更新 | 10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8-2019学年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一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A卷
4 . 1907年《大公报》载,天津厂隆泰中西饭庄发布广告称,本号“新添英法大菜,特由上海聘来广东头等精艺番厨,菜式与众不同”。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近代中式餐饮业开始萧条
B.西餐受到餐饮经营者的重视
C.近代中国广告业开始起步
D.西餐受到中国人的普遍欢迎
2018-04-25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年4月30日 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每日一题》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
5 . 上海人对西式服装经历了从“看不惯”到“习以为常”再到“参与”的过程。起初只有个别留过洋的人穿西装,慢慢地西装衬衫、长衫马褂一起晃动在上海滩。20世纪30年代,西式服装已占据上海服装界主流。这一变化说明近代上海
A.是接受西式服装最早的地区
B.民众接受新生事物较快
C.社会受西方的影响不断加深
D.西装比传统服装更优越
2018-04-25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5月6日 每周一测——《每日一题》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左传》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服饰文化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唐朝唐代女子服饰雍容华贵、百媚竞呈,女子着男装、胡服蔚然成风。
《野客丛书》记载“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
元朝黄道婆发明脚踏三锭纺车,能同时纺出三根纱
清朝清初规定,高档皮毛、绸缎只能亲贵和官员服用,士庶百姓只许服用绸、绢、纺、丝、纱等。1870年左右,通商口岸城市的人们穿着机织布服饰的现象日益普遍。
民国期间洋装在中国流行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中山装和旗袍出现。
20世纪50年代旗袍在大陆渐被冷落,在新中国的女干部们中流行中山装和从苏联传入的列宁装,穿工装裤成为一种时尚,从苏联流传到中国的连衣裙“布拉吉”深得中国女性青睐。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皮尔卡丹、耐克、adidas等世界服装品牌进驻中国。1983年12月,国务院决定取消布票,纺织品实行敞开供应。纺织工业蓬勃发展,成为世界纺织品制造大国,锦纶、氨纶、纳米等面料的产品不断投向市场,引领服装行业新潮流。

——据《中国服饰史》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8-04-16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年5月6日 每周一测——《每日一题》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
7 . 下图为1933年中央苏区《红色中华》刊登的宣传画。它表明,中央苏区

A.把发展生产摆在首要位置
B.妇女社会作用和地位提高
C.妇女是前线和后方的主力
D.移风易俗,倡导男女平等
2018-04-14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年5月6日 每周一测——《每日一题》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
8 . 中国是“礼仪之邦”。到了清代,传统礼仪对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到国家军政,小到衣食住行、举手投足,无不做出详尽的规定,但晚清时期中国礼仪发生巨变(如图)决定这一巨变的主要因素是
A.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渗入
B.近代民主革命的推动
C.近代城市经济生活日渐开放
D.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2018-04-12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5月6日 每周一测——《每日一题》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所示为中国近代一则自行车广告,中有“同昌飞马牌女车,注册商标,谨防假冒。乘脚踏车有益体育,女体育家宜提倡之。电报(有线号码、无线号码)……电话(号码)……”等字样。该广告反映出
A.自行车已成国人的主要代步工具B.自行车成为女性锻炼身体的首选
C.自行车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生活D.19世纪末广告宣传方式日趋多样
2018-03-23更新 | 309次组卷 | 8卷引用:2018年5月1日 近现代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每日一题》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26年《北洋画报》曾刊登出《中国人之福耶祸耶?》漫画。漫画中最大的特征为“女爱日本玩具”“子去美国学习”“母用法国饰品”“父吃美国烟酒”。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普通民众生活水平大为提高
B.漫画主要讽刺的是当时的媚外现象
C.当时中国成为西方的头号海外市场
D.西化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