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时间既是一种自然存在,也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皇帝表示:朕从来不贵珍奇,不爱玩好,乃天性所禀,非矫情虚饰。粟米布帛,乃天地养人之物,家所必需。至于钟表,不过考察时辰之用,小民无此物者甚多,又何曾废其晓起晚息之恒业乎?尚有自鸣鸟等物,更如粪土矣。

——《清仁宗睿皇帝实录》卷56

材料二19世纪中叶以后,除了“官方定时约会,已用钟表为准,但亦只限于京、津、沪、宁等大都会”之外,居住在通商城市里的商人和与洋行有来往的买办们也开始购买钟表。到清末的最后十年,钟表计时在城市里变得更加普遍。20世纪之后,钟表制作渐趋实用,钟表进口激增,消费人群也有所增加。

——摘编自王尔敏《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

材料三 下图为《要有正确的钟》一文节选。

附录:钟的用处很大


现在大家用惯了钟了,而且都想用很精致很正确的钟了。

如果没有钟,火车就不能按时在铁路上开行,尤其是在单行轨上开行来往的车;如果没有钟,轮船就不能把握行驶的时间,也就不能在海里开行了。其他一切办事的人,如果没有了钟,大家不能依时工作,依时休息了。火车、轮船、和一切办事的地方,非但不能没有钟,而且也不能没有正确的钟。

——沈百英《新儿童世界》(1947年第5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嘉庆皇帝对于钟表的心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述晚清至民国时间观发生变化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来钟表的普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1)阅读材料一,回答何谓“扬气”。它的出现对思想观念有何影响?

材料二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2)材料二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洋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材料三 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

——摘编自严昌宏《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


(3)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中国人在对外态度上有何进步。
(4)综上,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
2022-07-11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1月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022·湖南·模拟预测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妇女运动开始于辛亥革命的时候;当革命起事,有些女子参加在内,并且组织女子北伐队和红十字团,在战地救护伤兵。后来临时政府成立,主张男女平等,一般高级的女子向政府要求参政,教育平等,婚姻自由,废止蓄奴制和妻妾制等。并且广东临时省议会中,居然有几个女子被选为女议员,不幸广东政变把女议员资格取消了,女子参政会也被解散,北部的妇女参政运动也在无形中消沉下去。袁世凯等的北洋军阀战胜革命之后,妇女运动也就当然同受摧残。何况那时的妇女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或女政客,并未有群众里的基础呢。

——摘编自杨之华《妇女运动概论》(1926年)

材料二   从法律上讲,社会主义中国的妇女地位与男性最为接近。毛泽东曾说“妇女能顶半边天”,这种对妇女地位的承认转变成为对公平的承诺。当共产党取得政权后,他们改善了中国妇女的法律地位。1950年的《婚姻法》,宣布建立新的、民主的婚姻体系,它以自由选择伴侣、一夫一妻制、性别平等和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为基础。该婚姻法废除了定娃娃亲等家长制行为,支持女人和男人享有平等的工作权利、拥有财产和继承财产的权力。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期妇女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比较民国和共和国初期中国妇女运动的异同点,并简述《婚姻法》颁布的意义。
2022-05-24更新 | 14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8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题源解密
4 . 中国古代的消费观念。

材料一   春末社会大动乱及楚汉战争之后,天下残破,经济凋敝,直至文景时代方才得以恢复,汉文帝时,已经有对“厚葬以破业”的批评,在汉武帝专政时期,国力强盛,民间殷富,一时奢风盛起。西汉末年,奢侈之风愈为炽烈,汉成帝在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六月颁布的诏书中指出,公卿列侯亲属近臣“奢侈远像,务广第宅,治园池,多畜奴婢,被服绮榖,设钟鼓,备女乐,车服嫁娶葬理过制,吏民慕效,浸以成俗”。

——摘编自王子今著《秦汉史:帝国的成立》

材料二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达和商业资本的发展,传统以俭朴为主的消费观念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嘉靖以来,在中心城市和豪门富室的影响下,奢靡风气迅猛传播;地位低下的奴仆,隶卒,以奢靡互争雄长,僭礼逾分而无所畏惮;不少普通百姓的妻子都穿戴上了命妇(受有封号的妇女,享有各种仪节上的待遇)的服饰;地处北方边境地区的宁夏,虽然社会经济比较落后,衣服,饮食也是大力追求华丽奢靡,越来越多的士大夫认为这种风气是造成“民财空虚”的重要原因,也有一些士大夫认为奢靡具有刺激消费,繁荣市场的正面作用。

——摘编自王天有著《明史:多重性格的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奢侈之风出现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古代的“抑奢”思想。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秦时期,沿袭殷商取名旧俗,但又有些新的变化。在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人们把它作为自己的道德标准,并把这些思想观念命为名字,以示长辈的希望或命名者本人的追求。这种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宗法观念下,个人被包围在群体之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人伦关系受到特别的重视。这种宗族观念在姓名上也有强烈的影响,如“耀祖”“延嗣”“念孙”之类的名字就是宗族意识的体现。新文化运动中,左翼作家蒋光赤、教育家陶行知这些名字都有西方思潮冲击的痕迹。

——摘编自陶伏平《汉语姓名的文化发展轨迹与文化内涵》

材料二 建国初期,除了一些频率极高的传统名字外,取的最多的名字就是建国、国强、国荣、和平、建华、新民、振华、新华等。大跃进中出生的人取名“跃跃”、“建功”和“跃进”等。文革期间,卫红、卫东、红兵、爱红等名字频繁出现。改革开放后涌现出大量富有浪漫色彩的诗意名,如“雨薇”“滴洋”“寒松”“涧珍”“梦诗”“墨涵”“若晴”等等。同时取叠字名的人增长迅速,表达出一种亲切、喜爱之意,适宜于抒发长辈对晚辈的细腻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华”“建”等象征国家的字逐渐减少。

——摘编自王慧冬《社会建构视角下的姓名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人取名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体现的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简述改革开放前后取名标准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原因。
2022·福建福州·模拟预测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阶段概况
中国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尊女卑、三从四德、贞洁观;注重门当户对
中国近代自由恋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西式婚礼、中西结合;离婚自由;看重性情、学问、思想等
20世纪5070年代颁布《婚姻法》、保障妇女权益;一夫一妻;看重家庭出身、工作、革命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修改《婚姻法》;婚姻大龄化;传统婚礼和西式婚礼并行;传统婚俗复兴;看重家境,有房有车

——摘编自任燕《浅谈近代中国婚姻观念变迁及原因》等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的中国历史知识予以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2021·广东惠州·二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后,伴随中西交流的大规模展开,钟表开始作为生活用品在市面流通。1862年,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钟表对学生作息做出精确规定,此后,各大学堂相继仿效。1876年正式通车的吴淞铁路,诞生了首个列车时刻表。1880年代后,钟点时间已被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的近代企业普遍使用。同时,上海等地的政府机关开始对上下班实行精确的时间规定。到1890年代,钟表在城市的洋行、娱乐房、茶馆等商业机构中,也已被广泛使用。20世纪初,座钟与手表作为时髦的象征已经进入普通中产家庭与内地城市。

——摘编自封磊《晚清都市钟点时间的社会化及其现代性》

材料二   1893年我在乡村私塾读书时,时钟是很难见到的。家塾里当然没有钟……时间是靠日晷来计算的。我的父亲因对西方机械技术感兴趣,1895年在书房置办一座时钟。每当整点报时时,却被当时家里的雇工及村民视为“鬼在作怪”。在乡村,时钟实际上并不必要,因为在乡村里,时间算得再准也没有用处。早两三个钟头,迟两三个钟头又有什么关系。乡下人计时间是以天和月为单位的,并不以分或小时来计算。

——摘编自蒋梦麟《西潮与新潮——蒋梦麟回忆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钟表在中国推广使用的原因。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晚清中国人接受钟点时间观念,分别有何局限?据此指出晚清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0-21高一下·陕西铜川·期中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传统婚姻观念在近代受到强烈的冲击,传统婚姻强调“父母之命”,子女的婚姻必须由家长决定,没有感情基础的男女被“父母之命”强行捆绑在一起,成为旧式婚姻的牺牲品。近代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的思想也传入了中国,大量介绍西方婚姻家庭生活以及婚姻制度的刊物出现,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意识到中国传统婚姻的弊端,也纷纷将西方的婚姻观念引入中国。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兴办的企业和本民族资产阶级工厂数量增加,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在自然经济解体后走出家庭,进入社会、工厂,不再一味依赖父母。五四运动时期,《新青年》上先后发表了众多有关妇女解放的文章,允许女子提出离婚。女子教育的兴起促进了女性身份地位在家庭和社会中的提高。1930年民国政府颁布了《民法亲属编》中针对旧式婚姻中男女不平等的规定作出更正,制定一些旨在保护妇女权益的规定。

——摘编自任燕《浅谈近代中国婚姻观念变迁及原因》

材料二   1950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在北京颁布,这是新中国的首部国家大法,宣布废除包办、强迫的婚姻,实行婚姻自由,建立一夫一妻的新婚姻制度。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我的生活我主宰”,60年,女性的脚步何其匆匆。但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国女性心中始终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信念——渴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幸福,为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摘编自《60年中国婚姻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婚姻观念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女性对婚姻自由追求的认识。
2021-05-17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人教版)-专项02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9 . 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然而这一陋习在晚清开始有了变化,变化的原因有(  )。
①新式教育的出现 
②西方列强扩张的结果 
③政治运动的推动 
④政府及有识之士的推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六世纪后期,伴随西洋传教士来华,西方医学知识开始在中国传播。较早介绍到中国的解剖学、生理学著作有《泰西人身说概》等。关于人体构造,《说概》中阐述说,造物主对各器官的内部构造巧为安排,以达成人类“致知”的目的。如人身各部分皆成长,独耳骨则否,是因为“生人从幼至老,惟学是务,恒若闻见不广,故以听闻为基,以至无穷无尽”。上主造人,赋予灵魂与身体,亦同时赋予人一个目标:“天主生人,付之灵性聪明,以格物穷理”。在他们的世界里,不论是人体,或治疗病的草木,都只是符号,象征着人与天主的关系,引领着人迈向信仰之途。

——据祝平一《身体、灵魂与天主:明末清初西学中的人体生理知识》整理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卫生”一词日益流行。从知识精英到一般知识分子,中国的文化论述里弥漫着讲求卫生、强身救国的主张。文化市场涌现大量的生理卫生、生殖医学的书籍和刊物,相关的广告与介绍也频繁见诸报端,大多强调泰西的兴盛与其对生理卫生学的重视密切关联,表示译者或作者的目的即在希望种族强盛上。《高等小学卫生教科书》(1903年)广告词言:“今亟译此类之书,以饷吾国民。凡有保种之责,而知亡国之忧者,盖令青年子弟日肆习之。”

——据张仲民《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西医东传的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与材料一比较,材料二中的“卫生”观念在传播方式上有何不同?简要评价晚清“卫生”观念流行的社会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