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中餐菜系众多,各有特色。如川菜重麻辣,代表作品有辣子鸡丁、水煮鱼等;湘菜重香辣,代表作品有剁椒鱼头、辣椒炒肉等。据此判断,川菜、湘菜上述特色的形成应不早于
A.南宋B.元代C.明末D.民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从19世纪中叶近代交通工具在上海出现开始,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近代交通工具才开在上海地区的运输业中占据主流;在长达80年的交通近代化进程中,不乏洋人私建——政府拆毁再重建的工程案例。这一进程折射出
A.上海成为中国近代化的中心B.列强侵略显著的地域性差异
C.社会生活方面的半封建特征D.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根深带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2021-03-20更新 | 1826次组卷 | 11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近代南京国民政府对《民法》中的“亲属继承编”重新加以修订时,立法者曾经认真思考过姓氏、婚姻和家庭的存废问题,结果将新文化运动以来强调男女平等、肯定国家主义而否定家族主义生活的原则法条化。这反映了
A.男女平等在近代实现B.传统家庭观念的瓦解
C.家庭观念的时代嬗变D.家国同构观念的再现
2021-01-27更新 | 235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近代某一女性服饰样式1929年由中华民国政府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50年代以后被冷落,文革中被视为“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1984年再次被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该服装样式是
A.传统满族旗袍
B.改良旗袍
C.苏式连衣裙
D.干部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19年,中国一些知识妇女仿照男人剪了短发,她们的短发样式被称为“拿破仑”头、“华盛顿”头。这反映了
A.知识妇女最先思想解放
B.男女平等观念已经普及
C.知识妇女接受了新思潮
D.封建礼教已被完全抛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清末诗文中描写了北京狭袖窄腰的新式服饰,不施粉黛的女学生,“千龙万蛇地下排”的 电线、煤气管与自来水管。这说明
A.新文化运动蓬勃开展B.社会生活体现出中西合璧特色
C.社会生活出现新形态D.新潮人士崇尚奢靡的生活方式
8 . 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C.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2019-08-2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9 . 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A.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B.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
C.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
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
2019-07-22更新 | 205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局一高高二上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尽管传统婚礼并不符合清末民初政治变革的诉求和男女平等的理念,但是当时江南地区仍有不少知识分子出于孝道观念,按照传统仪式举行婚礼,只是繁复的仪式发生了简化。这说明
A.婚俗具有传承与变迁的特征
B.理学通过婚俗强化了社会地位
C.婚姻自由使社会价值观转变
D.中西合璧成为婚俗变迁的主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