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二十世纪初,随着汽车、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进入中国,人们的出行不再仅限于人力车、畜力车、自行车等方式。据此可知,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
A.阻碍了经济发展B.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C.消除了等级观念D.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2 . 19世纪60年代,某旅客从天津到上海途中所看到的餐饮情况: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以上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传统观念的崩溃B.政府部门实际操控
C.西方文明的影响D.社会生活完全西化
3 . 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逐渐发生着变化。马车、轿子逐步被汽车、轮船、火车替代,“男女授受不亲”观念日益被“男女杂坐不以为嫌”打破。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
A.封建礼教的束缚B.传统观念的改变
C.西方文明的影响D.社会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材料反映了民国初年
A.剪辫易服由此开始B.思想观念完全西化
C.社会风俗发生变化D.传统历法已被抛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
A.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B.礼仪风俗的简洁化
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
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
6 .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冲击。从下面这张中国近代婚礼的照片中得到的信息是
A.传统服饰已被摒弃B.西装已经广泛流行
C.民风民俗毫无变化D.生活方式中西合璧
7 . 《孙中山全集》中记载:“此等衣式,其要点在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据此,孙中山对服装样式提出的标准是
A.注重实用美观B.突出等级观念C.体现传统文化D.彰显西式风格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近代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男式服饰,它有五粒纽扣,代下表权分离和五族共和,它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它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是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它被定名为
A.长袍马褂
B.西装
C.中山装
D.列宁装
2019-01-07更新 | 265次组卷 | 20卷引用:贵州省2017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西式服装传入中国后,中西合璧的中山装、旗袍等,反映了中国民间服饰的变革。服饰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晚清政府大力倡导
B.中国改革开放,与世界接轨
C.中国的传统服饰异彩纷呈
D.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受到西方文化冲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近代奇女子张幼仪在三岁那年(1903年)被迫缠脚三天,但最终在二哥“现在再也没人觉得缠脚好看了”的劝说下得以幸免。张幼仪的这一经历反映了
A.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深入人心
B.中国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觉醒
C.男尊女卑的陋习被逐渐打破
D.社会习俗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