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如图,是1892年《申报》刊登的一则广告:“本行新到顶好牛奶发售,价甚相益,此膏不拘老幼,均可当食,而且养颜益寿,小儿兼能代乳。本行不惜重资,日久水无变坏,故州鹊巢牌为记,实愿远近驰名,请认明本行鹊巢牌图记,庶免鱼曰混珠焉。”但中医理论认为炼乳经长时间蒸煮而火气重,所以不少人在喂牛奶的时候混合喂金银花水汁。这反映了(     
A.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间的互异交融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壮大
C.近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发生剧变
D.“中体西用”思想在晚清被广泛接受
2023-11-02更新 | 33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00年,蔡元培在其征婚启事中写道:“一,天足者;二,识字者;三,男子不得娶妾;四,夫妻意见不合时,可以解约;五,夫死后,妻可以再嫁。”这说明当时(     
A.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受到猛烈冲击B.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
C.旧式婚姻观念受到新思想的挑战D.社会普遍接受西式风俗习惯
2023-03-30更新 | 102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20世纪初,时人发表短篇小说《新西游记》,书中的孙悟空因在上海租界误认为有轨电车是由雷公电母驾驭前行而被民众耻笑。同时期,《新石头记》也对《红楼梦》进行了续写,贾宝玉下凡到当时的中国游历,新世纪的火车、轮船、电灯等事物让他大开眼界,洋人横行、政治腐朽的现状也让他痛心不已。这些情节(     
A.体现了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B.折射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
C.表现了民众对传统失去兴趣D.展示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成果
4 . 上海乡镇旧志丛书中写道:“昔商贾不衣锦,中产家妇女无金珠罗绮,士大夫一筵之费不过一二千钱;今(民国九年前后)则无论士庶舆台(奴仆),但力所能为,衣服宴饮,越次犯分不为怪。”这反映了,民国时期的上海(     
A.尚奢成为主流价值B.等级观念趋于淡化
C.服饰西化现象严重D.民众生活水平提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江苏省淮阴县1912年调查:渔沟乡有私塾38处。县城亦有数十处,是公办小学的五六倍。江苏《吴江县志》云“民国建立后,新式学堂逐渐推广,但私塾仍大量存在,少数私垫开始仿学校设置国文、算数等科,分堂讲授。”据此可知,当时江苏地区(     
A.近代教育呈现出新旧杂陈的特点B.政府较为重视近代教育的发展
C.私塾教育阻碍了新式教育的发展D.教育摆脱了从属科举制的地位
2022-08-05更新 | 935次组卷 | 10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6 . 1904年,在浙江埭溪镇发蒙学堂总教习蔡绿农为其妹妹举办的放足纪念会上,众人合唱《放脚乐》歌:“放脚乐,乐如何?请君听我放脚歌。棉花塞脚缝。走路要平过。……夜间赤脚睡,血脉好调和。放了一只脚,就勿怕风波。”这反映出当时
A.民间的养生风气日渐浓厚B.妇女地位获得较大提高
C.社会环境趋于宽松自由D.教育近代化推动习俗变迁
7 . 1927年,郑振铎在《上海的居宅问题》中写道∶"时时的到街上去默察静望一下,见那塌车(人力运货车)与电车并行,轿子与汽车擦'肩'而过,短服革履的剪发女子与拖了长辫子戴红结帽顶的老少拥拥挤挤地同在人群里赜(向前冲)。"这说明,当时上海
A.传统习俗仍居主流B.交通状况混乱无序
C.男女交往日渐开放D.社会习俗新旧杂糅
2021-01-13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成书于1876年的《沪游杂记》有这样的记载:“外国人涉讼,两造均请讼师上堂,彼此争辩,理屈者则俯首无词。然后,官为断结。如中外涉讼,华人亦请外国讼师”。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西方司法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B.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C.中西司法制度理念存在不同
D.西方法制思想深入人心
9 . 20世纪初,中国的结婚庆典仍保持着自明朝以来的传统风格。传统的中式婚礼服还是长袍马褂和凤冠霞帔。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人结婚还崇尚红色,新人绝对禁止穿白色衣服。从30年代起,在上海等大城市开始流行穿白色婚纱礼服。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西方文明传入影响婚姻礼仪B.西式婚纱取代了传统婚礼服
C.清政府的改革推动婚纱流行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相对有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