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同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该守则(     
A.促进了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B.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
C.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的养成D.促进了交通运输业近代化
2022-08-03更新 | 393次组卷 | 3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近代中国不同地区的婚姻观念,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上海、广东等沿海城市风气开通,男女接触不避嫌疑,自由恋爱之风日盛。
华北地区的文明结婚程序是:男子向父母公开自己的择偶标准并得到许可后,再由介绍人安排男女见面,双方同意后便可以商订婚约。
广大农村地区依然盛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式婚姻。
A.社会风俗发展不平衡B.对外开放使人们婚姻观念变化
C.国家政策实行新习俗D.近代社会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2021-03-20更新 | 1825次组卷 | 113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
A.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B.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入人心
C.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D.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
2021-03-02更新 | 331次组卷 | 5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00年前后,国人开始兴办女学,认为女子若受教育,“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千室良善”。女学除开设女德女红课程外,还开设有诸如英语、医学、算学、历史、地理、体操等课程。这主要反映了
A.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杂糅B.男女平权的实现
C.贤妻良母型的教育观念D.民族危机的严重
2021-01-05更新 | 57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872~1875年,清政府分四批共征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其籍贯分布见如表。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籍贯广东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
人数84218421
百分比70%17.5%6.7%3.3%1.7%0.8%

A.清廷积极推行教育救国政策B.社会开放程度影响教育发展
C.“中体西用”思想出现新变化D.学习外国教育成为社会共识
8 . 顾维钧回忆他在20世纪初与梅兰芳交往时说到:“有人介绍我和梅兰芳初次见面时,他对我打千(介乎作揖和下跪之间的礼节),其实我不过是外交部的秘书。两年以后我们再次见面时,他向我鞠躬而未打千。以后他从国外演出归来,我们又见面了。从那以后,我们只是握手。”这些变化说明
A.平等意识逐渐增强
B.近代风俗中西合璧
C.演员地位逐渐提高
D.传统礼仪不复存在
2020-10-20更新 | 169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面是依据《中国近代服饰文化演变和影响》中有关旗袍的记载编制的表格。导致旗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时间旗袍的变化
民国初期旗袍开始普及,其样式与清末旗装没有多少差别
20世纪20年代末样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如有的缩短长度、有的收紧腰身等
20世纪30年代初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领,渐而又流行低领,后来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旗袍
A.外国服饰传入的影响B.妇女地位的空前提高
C.民族服饰根本性变革D.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2020-09-27更新 | 562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兆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近代某一女性服饰样式1929年由中华民国政府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50年代以后被冷落,文革中被视为“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1984年再次被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该服装样式是
A.传统满族旗袍
B.改良旗袍
C.苏式连衣裙
D.干部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