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服饰之变

1979年,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率领法国时装队来中国表演,台上多姿多彩的衣着与台下的一片“蓝、灰、黑”形成了鲜明对比。1984年,一部讲述纺织厂女劳模和漂亮裙子之间故事的影片《街上流行红裙子》大受追捧,“红裙子”将中国女性从过去的服装款式中解放出来,人们开始寻求多样化、色彩化的服装。此后,花裙子、蝙蝠衫、运动服、羊毛衫、喇叭裤、健美裤、中性套装……各式各样的衣服充斥着大街小巷的商场;巴黎、米兰、纽约等时尚之都的信息不断传入,人们的服装也在急速变化。进入21世纪,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体现。唐装走俏全球、旗袍热遍世界,中国服装作为一种文化潮流和商业主流在全世界受到注目和尊重。

——据王瑞平《见证:40年,衣之变》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服饰风格的变化做出合理的解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妇女运动开始于辛亥革命的时候;当革命起事,有些女子参加在内,并且组织女子北伐队和红十字团,在战地救护伤兵。后来临时政府成立,主张男女平等,一般高级的女子向政府要求参政,教育平等,婚姻自由,废止蓄奴制和妻妾制等。并且广东临时省议会中,居然有几个女子被选为女议员,不幸广东政变把女议员资格取消了,女子参政会也被解散,北部的妇女参政运动也在无形中消沉下去。袁世凯等的北洋军阀战胜革命之后,妇女运动也就当然同受摧残。何况那时的妇女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或女政客,并未有群众里的基础呢。

——摘编自杨之华《妇女运动概论》(1926年)

材料二   从法律上讲,社会主义中国的妇女地位与男性最为接近。毛泽东曾说“妇女能顶半边天”,这种对妇女地位的承认转变成为对公平的承诺。当共产党取得政权后,他们改善了中国妇女的法律地位。1950年的《婚姻法》,宣布建立新的、民主的婚姻体系,它以自由选择伴侣、一夫一妻制、性别平等和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为基础。该婚姻法废除了定娃娃亲等家长制行为,支持女人和男人享有平等的工作权利、拥有财产和继承财产的权力。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期妇女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比较民国和共和国初期中国妇女运动的异同点,并简述《婚姻法》颁布的意义。
2022-05-24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8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题源解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冰嬉,是明末清初的传统冰上娱乐形式,在乾隆朝达到了巅峰,号称冰嬉盛典。道光年间,清朝国力衰退,由于西方列强的经济入侵,清政府日常经费拮据,无力承担阅视冰技的财政支出,“天暖冰薄”成为停阅冰技的官方理由……道光二十年,潜藏多年的贸易危机逐步上升为战争,最终导致“冰嬉盛典”瓦解。光绪年间,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殖民化和近代化进程逐步加深。传统中国越来越多地感受到西方文化带来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清廷试图延续康乾盛世的礼乐制度和文化影响力。“冰鞋之戏”的短暂恢复,就是清廷为重现“王道之隆”作出的巨大努力。与乾隆朝相比,光绪朝的“冰鞋之戏”虽然也试图在自身文化中寻找重振国家之路,但这种临时拼凑的庆典,更像是在西方文化“冲击”的背景下,清廷在恢复国家形象方西作出的被动“回应”。

——摘编自任昳霏、郭磊《飞驰的冰刀与停滞的帝国——冰嬉盛典与清代文化命运兴衰》

材料二   1949年以来,中国的冰雪运动迎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1951年,在吉林省举办的第一次全国性滑雪表演大会,对当代滑雪运动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在学校体育方面,滑雪也作为一项体育教学被列入教材。1953年,我国运动员在花样滑冰技能上开始迈向创新之路,与滑冰相关的群众性休闲活动也开始涌入人们的生活。19632月在哈尔滨举办的冰灯游园会,通过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时代冰上文化的生机与活力。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冰雪运动纷纷走出国门,开始走向世界的舞台。1992年,在第16届法国冬奥会中,中国队实现了在冬奥会上奖牌“零”的突破。在冰雪赛场上,中国的奖牌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中国运动员已经成为冰雪运动的竞争力量之一。

——摘编自崔乐泉、张红霞《从传统冰雪到冬奥文化: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道光年间“冰嬉盛典”瓦解的原因,并对光绪年间“冰鞋之戏”的短暂恢复进行简要评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原因。
2022-05-19更新 | 127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