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交通工具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交通比秦汉时有进步,且为隋宋所不及。交通干路往还交织,干路之长至少应在二万五千里以至二万六千里。唐有驿一千六百三十九所,驿三十里一置。据《元和郡县志》载,上都(长安)与各州之间都有通道,各方路线俱自长安辐射。唐代运河的使用,提高了东南诸郡在全国的地位,在交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唐朝的域外交通,“入四夷之路,最要者七”,尤其是安西入西域道、安南通天竺道以及广州通海夷道,路线最远。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材料二   近代以来,火车、轮船逐步代替了车马和帆船,原来因地方荒僻、交通不便而滞留下来的物产能够运出去,变成有价值的商品;大量能够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商品也得以运进来,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轮船进入中国是与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辟相联系的;铁路的开通是与晚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丧失路权相始终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总是在被称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出现的。

——据苏生文《中国早期的交通近代化研究》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强调:“交通运输是建设中一种先行部门”。经过努力,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建设取得新进展,运输能力有了较大提高。1952年到1957年,新建铁路33条,康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25万公里,翻了一番。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年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交通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交通领域的新变化并简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交通建设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廷决定恢复从山海关至沈阳的关外段铁路工程,并先完成锦州段工程。当时有关官吏,因恐怕雇佣外国工程师勘测线路会激起民变,故不得不起用詹天佑。于是,詹天佑被调任山海关至锦州段的驻段工程师。詹天佑负责主持锦州段铁路的修筑任务,其工程相当艰巨。它包括锦州铁路和营口支线两部分,前者沿线需要大小桥梁九十余座,线路还要跨越干柴岭山沟;后者沿途地势低洼、水质含碱量大,不宜饮用和作机车用水,为此,需建数座水塔和蓄水池。詹天佑精心勘测筹划,日以继夜,深入工地,指挥修路。工程虽然艰巨,但进展较快,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关外铁路通车至锦州,次年通车至大虎山,营口支线也全部通车。正当此时,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关内外铁路被英、俄两军占领而被迫停工。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说明詹天佑在铁路修筑过程中克服了哪些重大困难,表现出怎样的品质。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的因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50年代是铁路全面建设时期,在这10年中,铁路的总里程增长了4倍多,达到30000英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铁路发展更为壮观。美国内战后的几十年都使前面的时代黯然失色。到1890年又修筑了140000英里的铁路,到1916年铁路总长超过250000英里。19世纪推动人们进行运河、铁路和汽船投资的基本动力是地理扩张和分工。1800年,美国经济活动集中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而且主要是其中的沿海地带。……这个过程以早期多种交通工具的竞争和铁路的最终胜利为特征——铁路的成功应归功于其选址的灵活以及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的能力。技术的飞速进步使得铁路业生产率的增长大大快于其他部门,而实际运输费用相应降低。而且,支持铁路成功进入市场的政策,也为其减少了大量成本。从19世纪60年代直到一战,与其他经济部门相比,美国的铁路部门受到外国投资者更多的关注。英国人以及北欧人对美国的铁路表现出令人吃惊的兴趣

——摘编自《剑桥美国经济史》(第2卷)

材料二在清政府洋务派的主持下,1881年开始修建唐山至胥各庄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但由于清政府的昏庸愚昧和闭关锁国的政策,早期修建铁路的阻力很大,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前夕,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仅修建约400多公里铁路。甲午战争后,英、俄、法、日、德、比、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乘机对清政府施加压力,攫取中国的铁路权益。他们或强行修筑,或假借“合办”,或通过贷款控制,一万多公里的中国路权被吞噬和瓜分,形成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一次高潮。在清政府时期(1876-1911)共修建铁路约94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修建经营的约占41%;帝国主义通过贷款控制的约占39%;国有铁路,包括中国自力更生修建的京张铁路和商办铁路及赎回的京汉、广三等铁路仅占20%左右。

——摘编自百度文库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中美两国铁路建设的各自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