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邮政和通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19世纪以来,电报、电话的普及,地铁线的问世,电车、汽车、自行车的普及和发展,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这表明近代交通通信的特征是(     
A.先进化B.多样化C.理论化D.世俗化
2024-01-2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东南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随着电报在晚清时传入中国,中文报刊开始发行新闻号外,报刊的时效性得以大大提高;电讯作者往往须用最精练的文字传递人们最想了解的信息,这大大遏制了新闻的文学化倾向。由此可知,电报传入中国(     
A.便利了列强的经济侵略B.密切了国人的日常交流
C.增强了时事的传播力度D.促进了教育的深度普及
2022-11-25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名校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天津城市建设大事记,这体现了当时天津
时间大事
1892年自来水公司建成
1896年大清邮政设立办公楼
1900年平安公园完工,以绿为主,园内设景物
1906年外商在天津开办电车电灯公司

A.城市建设规模宏大B.城市基础设施完备
C.殖民地化程度加深D.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世纪70年代《申报》有载:“有洋商连那士,于上海浦江之东,排列木椿,相去各三丈余,入土深四五尺,上用铁链牵连,直至吴淞江而止,名曰通标,…不及百里而需资已经累万,然则欲成大功者,固不可以惜小费也。”文中所提“通标”指的是
A.公共汽车B.有轨电车C.有线电报D.铁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列强咄咄逼人地要求在中国建电报线路。迫于压力,清政府表示“中国沿海内洋.可听其在水底安放,惟线端仍不得上岸”。中国虽然被纳入世界电报通信网络之中,但并没有开通内部线路.最终形成了“内外有别”的特殊通信状况。这反映了
A.清政府对国家信息安全的维护B.列强的经济侵略呈现出多样性
C.“闭关锁国”体制仍有较大影响D.中国近代通信业带有殖民色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清朝晚期,北京地区流行一首竹枝词:“百尺高竿竖道边,千里邮音片刻传。若使中间铜线断,机关虽密亦徒然。”这段材料适于研究
A.电信设施的发展B.习俗风尚的变革
C.交通工具的更新D.居室建筑的演进
7 . 李鸿章曾赞叹一种中国人称之为“德律风”的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此发明是(  )
A.火车B.电话C.轮船D.电报
判断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20世纪初,清政府在上海崇明设立无线电报局,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
2020-10-27更新 | 1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判断题专项训练:必修2
9 . 中国近现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下列物质生活的变迁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山装的出现   ②电话传入中国   ③北京地铁开始运营   ④无线电报的创设
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D.④①③②
2020-09-2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迁,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④③②B.②④③①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
2020-06-1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19年11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