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邮政和通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据《大公报》统计,1905年至1911年,全国共创办报刊933种。其中上海214种,华南124种,江南102种,湖广65种,西南53种,华北168种,西北15种,东北50种,其他地区182种。

——摘自李仁渊《晚清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

材料二

广州地区的邮局,1902年从11个城镇的9个邮局及其23个邮政代办点,增加到88个城镇的21个邮局及165个邮政代办所。19078月开始利用粤汉铁路第一段运送邮件,仅一年时间,邮递物品从1290万件增加到1820万件。

——摘编自广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近代广州口岸经济社会情况》

材料三

1907年邮传部统计,上海电政局所辖电报线路里程38000余里,1910年增至44000余里。1911年各省官电收归部办,均由上海电政局管辖。是年,电政局所辖电报线路里程连收归各省官办的电线在内共约100000里。

——摘自交通史编纂委员会《交通史电政编》(第二集)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反映的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上述现象与辛亥革命后革命进程迅速发展之间有无关联,并说明理由。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列强反复要求在中国铺设电报电线,引发清廷内部的大讨论,清政府逐渐意识到自办电报的必要性,即“藉收自主之利权,以杜洋人之觊觎”。郑观应,王韬等人也从商业、军事等角度阐述了电报的巨大价值。在社会各界要求自办电报的呼声日益强烈的背景下,李鸿章于1880年设立了天津电报学堂和天津电报总局,当年年底开始正式通报,电报线路的开通和使用,使许多督抚大员看到了电报的便利性,开始齐心协力地兴办电报,在电线架设过程中,清政府对窃毁电线杆、造谣聚众等视情节轻重分别治罪。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一个“殊方万里,呼吸可通”的电报网络。电报一经设立,便受到各界的欢迎。朝廷指挥军事,“号令各营,顷刻响应”;轮船招商局“遇有要公,随事随时分别缓急,函电商酌”;“商贾贸马,借电报以通达市价……强富之功基于此矣”。电报局的营收则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激增二十五倍,成为近代企业的成功典范。

——摘编自马静《电报在近代中国的创办历程》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电报事业得以发展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电报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材料   中国自行架设的第一条电报线于1877年创建于台湾,全长95公里1879年,正当中俄伊犁交涉紧张、举国备战呼声强烈之际,李鸿章在天津鱼雷学堂教习贝德斯协助下,在大沽、北塘海口炮台试设电报以达天津,而且改用汉字传递电文天津电报试设成功后,李鸿章上奏清廷,以通讯快捷、有利防务为由,请准予推广,并着手筹设沟通南北洋的津沪电报。清廷批准后,李鸿章旋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派盛宣怀为总办,担负筹设津沪电报及向全国推广事宜同时,在天津设电报学堂,从丹麦聘洋人来华教习电学收发报等技术,培养自己的电报人才、津沪线建成后,向南延伸的另一条南北干线是贯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省的沪粤线此后,西北地区电报业也发展起来,由西安至嘉峪关的官线于1890年冬竣工,后该线展至乌鲁木齐,旋又至边境塔城。随着电报的广泛运用,李鸿章将电报总局改为官督商办,招募民间资金进行发展,如保定经太原到西安由电报总局招商承办。到甲午战前,全国官、商电线总计达46492里。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电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电报业发展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