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邮政和通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19世纪以来,电报、电话的普及,地铁线的问世,电车、汽车、自行车的普及和发展,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这表明近代交通通信的特征是(     
A.先进化B.多样化C.理论化D.世俗化
2024-01-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东南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据《大公报》统计,1905年至1911年,全国共创办报刊933种。其中上海214种,华南124种,江南102种,湖广65种,西南53种,华北168种,西北15种,东北50种,其他地区182种。

——摘自李仁渊《晚清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

材料二

广州地区的邮局,1902年从11个城镇的9个邮局及其23个邮政代办点,增加到88个城镇的21个邮局及165个邮政代办所。19078月开始利用粤汉铁路第一段运送邮件,仅一年时间,邮递物品从1290万件增加到1820万件。

——摘编自广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近代广州口岸经济社会情况》

材料三

1907年邮传部统计,上海电政局所辖电报线路里程38000余里,1910年增至44000余里。1911年各省官电收归部办,均由上海电政局管辖。是年,电政局所辖电报线路里程连收归各省官办的电线在内共约100000里。

——摘自交通史编纂委员会《交通史电政编》(第二集)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反映的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上述现象与辛亥革命后革命进程迅速发展之间有无关联,并说明理由。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邮政源于人们通信的需要,是历史上起源最早、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方式。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列强纷纷在中国领土上任意开办自己的邮局,即所谓的“客邮”,不受中国政府的管辖,各自执行本国邮章,使用本国邮票,却加盖中国地名的邮戳。有些国家还利用“客邮”大量贩运鸦片、吗啡等毒品,走私漏税。因清政府无力承担各驻华使馆往来文件的传递事宜,遂于1866年由英国人赫德担任总督的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兼办此事,这就是“海关兼办邮政”。18783月经李鸿章同意,赫德委派德璀琳在天津等五处仿照西欧方式,开始收寄中、外公众邮件,这就是“海关试办邮政”。这一时期中国官方公文、报纸仍由驿站传递,而中国商人和民众不信任海关,仍向民信局交寄邮件,所以形成了邮驿、海关邮政、民信局和客邮并存的局面。1896年总理衙门根据张之洞建议与赫德所提出的邮章,奏请光绪皇帝批准,于当年320日开办“大清邮政”,这标志着中国邮政诞生。但是几经周折,中国邮政大权仍在外国人手中。

——摘编自金燕、叶美兰《英国与晚清中国邮政发展研究》

材料二   19491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主管全国邮政和电信工作。195011日邮电部邮政总局成立。除台湾省外全国建立了各级邮政机构。1953年以后,邮电部加强了邮电事业的建设,提高了业务和技术水平,如加强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邮政网的建设,建立邮电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建立新的企业管理制度。1998年邮电体制进行了改革,实现了邮电分营。分营之后,邮政成为国民经济体系的一个部分开始独立运营。邮电分营使邮政职工有了自我经营发展的意识,调动了积极性,有利于邮政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为邮政网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张毓书《中国邮政:一抹青绿牵万家通天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邮政诞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的特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邮政事业的主要因素。
4 . 自电报发明后,19世纪八九十年代,外交官员曾纪泽最早在清政府许可下开始使用“电奏”。中法战争后,“电奏”逐渐成为清政府官僚系统内部主要的新型文书形式,并形成了“电奏”制度。这反映出(     
A.电报技术已在清朝野普及使用B.电报使用极大提升清军战斗力
C.外交需求根本上推动了电报使用D.新技术有助于政府治理现代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随着电报在晚清时传入中国,中文报刊开始发行新闻号外,报刊的时效性得以大大提高;电讯作者往往须用最精练的文字传递人们最想了解的信息,这大大遏制了新闻的文学化倾向。由此可知,电报传入中国(     
A.便利了列强的经济侵略B.密切了国人的日常交流
C.增强了时事的传播力度D.促进了教育的深度普及
2022-11-25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名校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殷商时期的邮驿是我国最早的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有组织的邮驿制度,周朝时期邮驿制度开始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邮驿通信的突出成就是邮驿网络设施的基本建成,秦朝时期政府通过书同文,车同轨,修驰道,有效促进邮驿的发展,并诞生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邮驿法《秦邮律》,汉代邮驿制度明确统一称“邮驿”,魏晋南北朝颁布《邮驿令》,唐朝邮驿规模空前,管理严格有序,突出官办的邮驿性质,宋沿用唐制,又创设昼夜兼程的急递铺,元代急递铺变为办理中央官衙文书传递的常设机构,明代《大明律》中有专门关于邮驿的详细规定,商品经济发展催生了商办民用的民信局,清代集历代邮驿之大成,融交通与通信为一体,晚清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原有邮驿旧制被打破,形成驿站、民信局和近代邮政并存局面,后裁驿归邮,近代邮政完全取代传统邮驿。

——据苏全有、陈自豪《中国邮驿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等

材料二   1865年,利富洋行英国商人雷诺架设上海浦东小岬到黄浦江金塘灯塔的电报线路,上海道台丁日昌对此举动密切关注,决定如阻止无效,“即令百姓于黑夜中潜行拔去”,1865621日,川沙厅县遵照丁日昌指授,密饬差保协同乡民于夜间拔毁利富洋行227根电线杆,计程42里。英国领事马安就此事索赔白银2000两,并要求复造。上海通商大臣李鸿章认为此事为民事纠纷,称乡民认为竖立木柱致人病亡,有碍风水,故难以允其设线要求。

——摘编自韩晶《近代化的退与进-近代上海电报通信权的交涉》

材料三   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倘如西国办法有电信通报,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今年台湾之役,臣与沈葆桢函商调兵月余而始定,及调轮船分起装运,又三月而始竣,而倭事业经定议矣,设有紧急,诚恐缓不及事,故臣尝谓办洋务。

——摘编自《张之洞全集》卷27《奏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邮驿制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电报技术在中国面临的不同处境,并分析不同处境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信息传递在人类文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
2022-08-24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世纪末,西方三大通讯社签署“联盟条约”,规定其活动范围与各国势力范围一致;二战后,路透社、美联社、合众国际社和法新社四分天下,美国官员曾说:“信息时代要像英国一度在海上居支配地位那样支配电波。”这反映了
A.大众传媒引领电讯事业发展B.西方媒体掌控世界话语权
C.东西方的文化冲突不可调和D.媒体活动受政治意图影响
2022-06-06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华商加强在东南亚的贸易后,每年数次雇用信使将资金运送到中国。在移民的早期阶段,这种汇款方式或多或少是随着机会的出现而发展的。这些信使大都是第一代移民,与汇款人有亲属或地缘关系。明清时期的“禁海令”意味着充当移民都是死罪,航行途中也会遇到许多危险,从汇款到收到回执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两三年的时间。这些汇款及附带的书信是海外华人连接家庭与侨乡的重要纽带。这种联系既体现在人员、商品的跨境流动,也体现在对“华人身份认同”的保持上。

材料二   1860年《北京条约》使华工出国合法化,加剧了中国移民的增长速度,经营侨汇的批局业务得到了发展。批局利用邮船或内河轮船上的网络,几乎可以到达中国所有的城市和县城,还以多种方式从他们与银行的关系中获益,从而确保汇款的安全。19世纪,大量的侨汇被用于重建厦门、汕头等东南侨乡城市,促成了东南部资本主义的诞生。到了20世纪,特别在电信开始后,侨汇时间缩短至一周到十天。日本全面侵华初期,华侨通过侨汇渠道把来自海外的大量捐款和各类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中国国内,在他们的信封上印上了呼吁联合抵制日本的口号。1949年后,汇款继续在中国经济和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班国瑞、刘宏《亲爱的中国——移民书信与侨汇(1820-1980)》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早期华侨汇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侨汇业务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简述侨汇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晚清时期,多种邮递方式并存,出现了官办罪站既贪污腐败,又不传递商民邮件:民信局虽然活跃,但又各自为政,过于分散:各国在华“客邮”,既既侵犯中国主权,又任意走私”的局面。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建立近代邮政制度的必要性B.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工具
C.列强“客邮"居于优势地位D.晚清时期长途贩运发展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史书有明确记载的中国最早邮驿制度产生于周代。周代的邮驿,由夏官大司马管理。汉时,邮驿制度已比较完备。唐朝的邮驿制度比较发达,属兵部掌握,唐驿除递送官文外,还兼运官物,此外还兼有旅馆的性质,不过只供给驿使或官吏止宿。元朝时,形成了更为完善的邮驿制度,有站赤和急递辅两种。明代的驿传“自京师达于四方”,大体与前制相仿无创新。清初,邮驿分为铺递、驿递两种。铺递以铺夫铺兵走递公文;驿递以马,除送公文外,还护送官物及官差。邮驿制度发展到清朝后期开始积弊丛生,鸦片战争后,有识之士如郑观应等大力主张兴办近代邮政。刘铭传在台湾首先改革旧有驿站,设立官、商、民皆可使用的邮政,成效卓著。18963月,大清国家邮政局创办,决定将驿站尽量予以裁撤,通令各省府州县举办邮局,开始建立近代邮政制度。

——摘编自易伟新《从驿站到近代邮政制度的演变》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邮驿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近代邮政制度产生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