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邮政和通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874年《申报》刊文称赞我国当时出现的一种新事物,曰:“最是称奇一线长,跨山越海度重洋。竟能咫尺天涯路,音信飞传倏忽详。”这一“新事物”是指
A.铁路
B.电报
C.电话
D.电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天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叹的是(     
A.航空运输业B.铁路运输业
C.轮船运输业D.电报电话业
2016-12-12更新 | 13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2015学年广东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晚清外交家黄遵宪在一首咏物诗中写道:“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诗中歌咏的新奇事物是(  )
A.邮政B.电话C.电报D.电影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7 . 我国第一条电报线架设在( )
A.台湾B.北京C.香港D.上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晚清民初的竹枝词体制短小,文字浅显、通俗易懂,展现了中国人面对新生事物的所见所闻。如“万里语言同一室,华洋消息往来便。”描述的是(       
A.报纸B.电报C.电影D.广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近代以来,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有(1)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2)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3)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4)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A.(1)(2)(3)B.(2)(3)(4)C.(1)(2)(4)D.(1)(2)(3)(4)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