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邮政和通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近代中国某文献记载:“窃闻泰西各国……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电报为之枢也。中国择递文报,羽檄交驰,人马俱敝,迟速之数,霄壤悬殊。”下列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西方军事上的优势主要是靠无线电的便利
B.中国的传递方式是飞鸽传书、人马相传
C.在信息传递方式上,中西方存在巨大差别
D.在现代信息发展方面,中西方存在智力差距
2018-05-2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19世纪70年代,中国第一条电报线架设于
A.天津B.台湾C.广州D.哈尔滨

3 . 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最具体、最直接的表现。

领域表现
服饰长袍马褂、西装、①、旗袍
餐饮中餐与②
交通工具马车、人力车、电车、汽车、火车、轮船和③
通讯工具邮政通信、④、电报

(1)将表格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标清序号)

(2)下列三幅图片是一组老照片,深刻地反映了民国初期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据下图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穿着改良旗袍的五位婆婆            不再缠足的姑姑               刚剪掉辫子的四位爷爷

材料一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3)据材料一,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写出导致变化的外部因素。

材料二一些闭塞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4)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2018-05-1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中央亦有丝,有丝两头系。……安得如电光,一闪至君旁。”黄遵宪(1848—1905)这首《今别离》诗反映的是
A.铁路交通的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C.电报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传递方式
D.西方建筑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大众报业
B.交通业
C.电报业
D.互联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  )
A.电话B.电报
C.邮寄信件D.电子邮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助理陈梁认为“……文字不再依附于报纸,声音不再依附于电台,而电视对声音和画面拥有的独占权,也已经被网站、手机和其他数字媒介打破……”这段话说明通讯手段发展的趋势是
A.数字化B.多元化C.网络化D.日常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晚清诗人黄遵宪在1890年作《今别离》:“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门前两行树,离离到天际;中央亦有丝,有丝两头系。”其描述的是
A.报刊杂志
B.有线电报
C.轮船运输
D.无线电报
10 . 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武汉出现的时间表,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技术门类西方发明上海武汉
铁路1825年1876年1906年
天气预报1856年1873年1919年
电话1876年1882年1912年
电灯1881年1882年1906年
汽车1883年1901年1921年
无线电1896年1909年1925年

A.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两地的近代化B.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中国引进西方科技的时间逐年缩短D.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呈现地域不平衡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