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邮政和通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4年出版的《中国实业志·山东省》记载:“山东近年电话建设,颇有进步,而济南为电话线网之集中点。但有商办、省办、部办三种。商办者,成立最早,通话范围在济南市区,省办、部办电话,皆最近五年成立。”此记载可以佐证近代山东
A.通信事业的起步早于其他省份
B.社会信息的流通速度加快
C.工商业的发展由分散趋向集中
D.经济重心从沿海转向内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中国近代,“来自西方的商品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下列西方事物成为中国人生活组成部分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装②电话③无线广播④电影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④①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电话从西方传入中国是在
A.晚清时期B.民国初年C.国民政府时期D.新中国成立后
2017-08-2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李鸿章曾赞叹西方的一种发明说:“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入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定可对百朋,隔颜色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A.火车B.电话C.电报D.飞机
2017-08-24更新 | 120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省诏安县桥东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2017高一下·江苏南通·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65年,总理衙门密函各地将军暨各省督抚,指出:“倘任其安置飞线,是地隔数千里之遥,一切事件,中国公文尚未递到,彼已先得消息,办事倍形掣肘。……是以叠经本处力为拒绝。”材料中清政府反对的是下列哪一通讯设施
A.有线电报
B.无线电报
C.有线电话
D.无线电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变迁,轮船、火车、电报、电话等交通、通信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B.促使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
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侵略中国
D.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是
①电话的应用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
②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
③我国的交通事业迅速发展
④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交通和通讯大国
A.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改革开放后,我国电讯产业快速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影响包括:①促进了经济发展②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③束缚了人们思想 ④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清代某一谕旨中有以下内容:“又谕,电寄张之洞等……江浙等省如丝斤、花布可否于出产处先抽厘金方准运出,并招商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上述谕旨中的“电”最有可能是
A.有轨电车B.有线电报C.电话D.无线电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