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铁路和公路事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铁路外交”是指中国政府在对外政策中,通过修建海外铁路服务于本国对外政策的目标和综合国家利益。

新中国成立以来铁路外交的历史演变

19541991铁路外交主要以对外援助的形式服务于外交和政治目的。与帝国主义国家不同,中国在提供相关技术和无息低息贷款时,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和特权。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外援助主要由计划委员会向有关部门下达任务完成,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采取投资包干制承包责任剖。受援目标集中在亚非第三世界国家。
19922012经济收益成为这一时期评判铁路外交成效的重要标准。1992年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积极扩大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与铁路建设走出去和配合的是高速铁路技术的引进来,并整合为中国高铁技术。
2013年至今新时期,外交渠道成为促进铁路产业出口的重要方式。李克强总理就在多种外交场合为中国铁路产业出口做广告。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外交工作应践行正确义利观,要继承社会主义中国的外交传统,这使得当下铁路外交不仅包含经济目标,也带有一定的援助色彩。

——摘编自钟准、杨曼玲《中国铁路外交”:历史演变与当前类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2-2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成渝铁路,原为清末倡议修建的川汉铁路成都至重庆段,因清政府“铁路国有”政策而引发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民国成主后,成渝铁路的建设被搁置了二十年。1932 年,前四川督军周道刚和善后督办刘湘再度倡修,但因军阀混战,经费难济未成。1936年,国民政府通过国内集资和国外贷款在局部地段开工,后又因抗战爆发而停建。1947 年,国民政府将成渝铁路收归国有,施工点多在重庆至内江段,工程时停时续,直到四川解放时仍寸轨未铺。

——摘编自《四川省志·交通志》

材料二       1950 年初,中共中央和政务院批准了西南军政委员会修建成渝铁酪的计划。成渝铁路从1950年6月15日开工。到1952年7月1日全线通车,历时两年,实现了四川人民四十多年的夙愿。按照邓小平尊重技术人才的指导思想,西南铁路工程局留用了旧铁路工程机构中的全部工程技术人员,并让一些专家和技术人员担任了各级领导职务。为了节约成本,对解放前已建成的路基、桥班、桥洞等尽量利用,所需建材尽量使用沿线所产石料。铁路修建过程中,前后共计投入军工28 646人,失业工人18981人,民工70177人。还有很多农民不计报酬,自带干粮,自备工具,支援铁路建设。129 万根枕木,也是沿线群众在极短时间内备齐并送达工地的。

——摘编自俞荣新《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国成渝铁路修建缓慢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修建成渝铁路的特点及其意义。
2022-01-0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专家联测卷(二)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80年唐山煤矿开始产煤。为了把煤运出,清政府准许修建了唐胥铁路;铁路开通后,起初为了避免火车震动陵寝,决定车厢由骡马牵引。这一现象折射出
A.中国近代工业蓬勃发张B.中国近代交通严重滞后
C.唐山是近代中国的工业中心D.清政府的腐朽阻碍近代工业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